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王湘群
[导读] 本文将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上深入探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重点总结和提出以下几点如何帮助构建兴趣教学模式的相应策略,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王湘群
        祁东县思源实验学校  421600
        摘要:随着新教育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深化改革,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和高校教育界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们就需要对此类的问题时刻予以高度重视,进行更加深度广泛地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寻找探索出一种适合每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本文将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上深入探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重点总结和提出以下几点如何帮助构建兴趣教学模式的相应策略,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学;化学教学;激发兴趣;问题解决
        化学课程不是从小学基础开始抓起的,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才接触到的新学科,而且化学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细节相关联,要求学生拥有非常细心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此严谨和讲究逻辑的学科知识接受起来会比较有难度。而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多采用的教学模式的是教师进行满堂灌、学生被迫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学生没有被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和梳理,因此接收的教学知识点方式都是囫囵吞枣,不明就里,没有做到再三思考、多次笑话。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学习抵触心理。若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从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运用多种途径进行上手,将化学教学变得更为兴趣化和生动化,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接收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并加以理解,锻炼出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
        一、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原因以及必要性
        (一)原因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感兴趣的事物有无尽的探索欲望,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教师需要不断加以思考和分析的课题。化学学科本身非常具有魅力,并且有一定的学习规律可循,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基础化学,入门的课程都比较简单,虽然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但是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就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可是若想要在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达到化学学习的目的,发挥化学学科的魅力。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开展化学教学。例如可以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演示过程,更好地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积极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快速攀升。
        (二)必要性
        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化学,但是化学却是整个学生时代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和事物条理分析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化学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从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入门开始学习,能够与日常生活的经验相结合,使课本知识化繁为简,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化学知识、发现化学现象,当学生在生活中认真探索,遇到相关的化学知识时,能够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想和思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也可以不断地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梳理和总结,培养自身自主学习思考的习惯,这对提升化学的学习质量有难以替代的辅助作用。
        二、兴趣激发方法和策略探究
        (一)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对此还没有建立牢固的学习基础,学生只能依靠教学过程来对化学这门学科进行了解。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通过信息科学技术的课堂优化,抽象的化学知识能够变成具体的图像、表格、式子等立体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还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验或者生活常识,结合生活案例来进行延伸讲解,让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抱有更强烈的兴趣。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在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学生没有太多的顾虑,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自主的探讨,对一个问题能够得出多种结论和解决途径,能够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满足感能够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化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小组讨论的模式,例如教师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放置到桌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区别两个玻璃瓶中哪一个装的是氧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探讨,有哪些途径可以进行区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加主动地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探索。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更有兴趣 。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提起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此初中的化学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培养自己跟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才能不断深入建立良好关系,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要通过教学内容来增加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传统课堂上教师都把自己立足于一个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地位,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而建立良好的关系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等,在相处过程中不能够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关系进行层级化处理,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有一个足够深的认识,如果想法正确,加上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想法有偏差,教师及时纠正,能够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在该部分不会再出现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学生对该门课的重视程度加深。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近,教师通过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些知识,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化学内容的魅力。
        结语: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不断对自身教学思维进行创新和改进,采用多种手段,多措并举,为化学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钱秀英.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下一代,2019(06).
[2]饶正丽.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南北桥,2019(05).
[3]蔡金波.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南北桥,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