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莹
厦门市第八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3
【摘要】如今,我们处于一个新时代,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参天大树,所以从孩童时期他们就必须要懂得怎样与人平等交流,怎样尊重理解他人,正确对待竞争和合作。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懂得怎样才能在合作中增进友谊,怎样才能和未开展合作的小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了解彼此。所以,结合我园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常规课题《利用“乐·享”课程体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602),在幼儿园《乐·享》的课题大背景下,本学期我园重点围绕此课题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幼儿的快乐合作方法,完善教师的适宜教育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大班 快乐合作 方法
【正文】
一个人在这世上,必须要学会快乐合作,这不但是生活的重要课题,也是生命的重要课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经过研究后正式提出,在对新一代进行培养时,需要提升其以下4种基本能力,首先需要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其次要让他们学会做事,再次需要让他们学会学习,最后需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和他人共同生活。本文所讲的让孩子们学会和他人共同生活,实质上便是指让他们在和其他小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在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时能够始终与人快乐合作,共享合作所得出的成果。通过上文可知,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快乐合作的品质极为重要,如今也已成为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
多个个体为满足相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通过努力达到个人目的的过程便是快乐合作。《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幼儿们在社会领域不断进步,不断学习,该过程也是其社会性逐渐健全、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从幼儿社会学习角度看,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都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有效满足其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途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目标中也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所以,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需培养孩子的快乐合作能力。
快乐合作性须从小培养。但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自己家庭的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很有可能无法积极主动的表现出快乐合作的行为,甚至有很多孩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快乐合作。此时教育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掌握快乐合作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快乐合作。
(一)抓住生活契机培养大班幼儿快乐合作方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含着许多快乐合作教育契机。例如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拼图、搭积木等。但是这些都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从而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幼儿们拥有更多和同伴快乐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机会,从而发生快乐合作行为。
教师需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现实情况组织快乐合作活动。如:让幼儿们共同完成一幅拼图,让他们拥有更多快乐合作的机会。如此一来,幼儿们就拥有了更多彼此合作的机会,要想完成目的需两人或多人共同合作共同协商,此时可以融合多个人的意见,互相交流一次达到目的。如此,幼儿们拥有了更多快乐合作的机会。其次,应于各环节穿插能够培养幼儿快乐合作能力的条件,例如:可以让他们一起收拾内务、收拾玩具,让他们拥有更多快乐合作机会。
另外,教师节也需进行交流,打破班级界限,让多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幼儿展开合作,例如,可以开展大带小活动,如此一来,幼儿拥有了更多的合作对象,提升了其适应各种合作环境的能力。幼儿在和其他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后,快乐合作能力逐渐加强,体验到与人快乐合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快乐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教师应于日常小事中寻找并利用教育契机,和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到合作的魅力,事半功倍。
(二)在快乐合作过程中培养大班幼儿快乐合作方法
在幼儿们开展快乐合作活动时,教师需做到时刻关注,观察幼儿们的表现,若出现不合作现象,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若存在快乐合作行为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幼儿以鼓励和赞扬,提升快乐合作水平。
就区域活动而言,无论是从幼儿参与性角度看,还是从幼儿操作性角度看其都较为重要,有利于幼儿更好的协调关系。但是在开展区域活动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幼儿间争夺物料、角色的情况。此时教师应根据现实情况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形成群体快乐合作意识。例如,在表演区,幼儿们都争相抢夺自己喜欢的角色,但是因幼儿人数较多,舞台面积较小,所以很难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所以游戏就无法开展了。对此,教师需组织幼儿师生共同寻找解决方法。结果幼儿找出了“轮流”、“当观众”等方法,再次强调再次进入活动区时,幼儿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开始自觉的和身边的其他同伴进行商量,有些做演员,有些做观众,分配游戏中的角色,如此一来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幼儿们在进行了游戏后发现了道具缺失、无背景布等问题,导致演出效果较差,之后他们选择协商寻找新方法,和美工区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帮忙做做道具和场景。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快乐合作的内在动机被激发,如此一来快,快乐,合作方法也愈发丰富。
(三)在促进幼儿快乐合作的自主性中培养大班幼儿快乐合作方法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见一些纠纷,因年龄较小、沟通能力不足等原因,所以他们往往很难有效解决这些纠纷,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哭闹或者告状的方式解决,不利于提升快乐合作自主性,此时教师需要借助其中帮助幼儿们解决这些问题,运用合适的快乐合作方法。教师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幼儿情况选择能被其接受的方法处理,以免对幼儿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如大班学生都非常喜欢做值日生,此时幼儿们需要为班级服务,通过轮流做值日生能够使幼儿们得到锻炼,教师根据幼儿能力和情况,分组进行值日生工作。在值日时,不同成员也会因负责的内容范畴而产生矛盾,例如争相分发勺筷。若发现该种情况教师应参与其中,对幼儿们进行引导,让他们通过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序开展工作。而且值日生工作也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责任感,也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快乐合作。
幼儿在协商时知道了应怎样和其他伙伴进行沟通交流,学会了宽容和谅解,明白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学会友善和谦让,而且获得了与同伴快乐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快乐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天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将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其应学会应怎样和别人共同生活,友好相处。所以从孩童时期,他们就需树立快乐合作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所以,培养幼儿的快乐合作方法,完善教师的适宜教育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获得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护照”。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11月版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Z].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4月版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高向斌.《走向合作型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王红宇.《美国合作学习简介》[J].外国教育资料,1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