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环节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马 梅
[导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课程,伴随我国“新课标”的深入,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数学思维概念,还要求学生拥有数学学习概念,同时更注重学生在数学学课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马 梅
        昌吉州第四中学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课程,伴随我国“新课标”的深入,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数学思维概念,还要求学生拥有数学学习概念,同时更注重学生在数学学课上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就成了重点,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教学,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熟记知识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相对重要的,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就成了教学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自主学习;思维概念
        引言:数学教学一直都是所有学科教学中较难的课程,其中难点除了教学方案的备案,更多的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涉及到很多概念,它涉及到众多具象化和繁杂的公式,对于初中教学和学生来讲都存在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清晰的学习思路,将各种数学概念和公式融会贯通。思维导图作为新型思维工具,将其融入教学是教学中必须要做的,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和增加兴趣,它有助于学生掌握大量数学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熟练应用和掌握,同时还能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思维导图
        著名英国教育学家、心里学家托尼·巴赞在1970年提出思维导图概念,此概念是用于发散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虽然简单,但却是十分有效的教学工具,于数学教学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拯救式方法。思维导图有很多分支,总的来看形状是树状,整体来看有主干和枝干,其中主干极为重要,枝干则相对次要。这种发散性思维无非是由关键词引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颜色和字体以及形状使人的思维发散开来,同时有些符号也能将人的思维散发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刺激学生大脑活动,让学生产生联想,拓展学生四维想象空间,大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概念和知识点十分繁琐复杂,并且知识点分布也十分分散,不利于教学,教师备案教学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困难,让教师很难理清串联各种知识点,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跟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传统数学教学概念中,很难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可以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进去,将复杂概念通过导图变得简单生动,将有些公式和概念整合,从最简单的笔记方法升级为有效记忆,同时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接着逐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二、初中数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性
(一)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的出现大大降低教学的困难程度,不仅是在数学教学上,在其他许多学课中也有所应用,实践检验真理,思维导图在其他学课运用中有着极大效果。于是借鉴其他学课运用方法,数学学课也大胆运用,在运用中从各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思维导图完全是高效的教学工具,有助于教师更好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进而将难点简单化,达到有效备课。教师在备课时,需将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思维导图就提高了备案效率,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教学方案,以授课时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和难点,明确知识体系。例如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学生复习中,让零散复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细化有效梳理,还能对不同知识点和概念之间的区别有明确人似。
        其次,思维导图还能在教学中所出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加深对数学思维概念性原理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帮助教师控制教学节奏,摆脱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大大节省时间。


        第三,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有剩余精力进行课后反思,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方法改进,提高教学能力,同时还能针对部分学生应材施教,让有些学生出现的知识点欠缺和概念不清晰问题得已解决,完全可通过图形结构特点找出学生的欠缺所在。
(二)学生学习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的作用完全完全是有很大积极性的。当然,其中除了教师收益外,更多的是学生受益。首先,传统教学并不能良好解决学生疲学的问题,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就解决了这问题。传统数学不能解决学生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掌握和理解,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象,而思维导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抽象数学概念变为可见的结构图,有效将各个基础概念串联起来,通过绘制图表将这些知识具象化,学生可标记处重要知识点,抓住学习关键点,沿着思维导图的主干一直到达枝干。思维导图的晕运用,不仅让学生很快记住难点,还让学生分清主次,实为教学的一大幸事。
        其次,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解决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利用思维导图将各种题型做个分化,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各题型的熟悉,让学生对各类题型更细化。例如关于“三角形”的替母,可分为求证角和角的关系、线段和线段的感觉安息、角和线的关系等等;比如整式乘法,包括 单项式、多项式、幂和积等,逐步进行分层,分析可能出现的交点。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不仅可以锻炼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能让学生实际掌握对题型的解决,在教学训练中学生可以更好解决问题,对于各种重点难点的掌握也有很大帮助。在平时教学训练中,借助思维导图可辅助学生缩短训练时间,大可清晰、快速解决数学问题。
        最后,思维导图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属于理科范围,所有立刻都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利用不同题型不断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许多初中教师找出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意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导图从学生自身行为和学习环境都有着很大影响。在激发学生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能在环境上提供更多信息资源、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合作亦是,提高学习效率。
        三、初中数学复习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同样不同,而老师就是那些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同时需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带领学生复习时会设计大量知识点,复习的作用的作用是将知识点温故知新,会涉及到大量知识点,复习也是将学生所学知识体系化,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果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复习中,就能很好达到查找知识盲区的作用。同时还能理清学生对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逻辑关系。在复习中,教师应依据复习重点难点做出相应对策,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点体系,教师在准备一份思维导图同时还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将会学习的知识,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准备一份思维导图。
        在复习课上,教师需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导图,再以学生的思维导图做出范例进行讲解,指出其中不足以及其中联系及层次关系,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思维导图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绘制正确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难理清的知识点,解决思维困难点。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中,教师教学不再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知识就成了重点,要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并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数学能力变成一项生活技能。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就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方案,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学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最终达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双方共同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理解数学的本质,从数学概念入手——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J], 张向东
[2] 刍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J], 谭勇
[3]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J], 宫巍
[4]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J], 朱全
[5] 浅议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J], 陈中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