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东国芳
[导读]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充分地利用其功能为我们的物理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并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才会得到调动,教学也会得到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东国芳
        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
        摘要:现在已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也是当今时代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教学和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有效的结合已是现代教育的趋势,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在教育界掀起了一番热潮,但是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依然还是没有得到提高,因为课堂依旧采取的是传统式教学模式,只是以:“观摩式”的形式展开,还没有真正将计算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缺少适用的软件和操作平台,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然而这个过程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基于此我们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中开展教学工作。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充分地利用其功能为我们的物理课堂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并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才会得到调动,教学也会得到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更加具有现代气息,更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重要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更能化解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成效。
一、让学生带着兴趣走向物理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学习的原动力。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来源于内在的学习兴趣。可以说能否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枯燥而单一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直观的图片、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精彩的视频,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可以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自然可以换来学生对物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向成功教学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效果,从互联网上收集更多的物理素材,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图文声像来呈现教学信息,这样更能为枯燥的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营造愉悦而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图文声像的刺激下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将学习当做乐趣、享受,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主动探究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光有学习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丰富的探究材料与契机。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亦动亦静的教学情境,将情与境结合起来,寓情于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能让学生获取丰富而形象的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上升为对抽象深奥知识的理性认知。


(一)动画模拟情境
        有些物理知识并不能在课堂实验中展现,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见,这类事物看不见、摸不着,学生自然难以从中获取感性信息,探究自然无法开展。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进行动画模拟。如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这是肉眼所无法观察到的,我们正好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模拟,将无形化为有形,化微观为宏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
(二)实验再现情境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理的发现都是建立在无数实验操作与探究的基础之上。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探究,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设备来再现真实的实验情境,从而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从直观的现象来抽象出理性认知。如光的全反射,如果采用传统的演示实验,由于尺寸较小,可见度低、清晰度低,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实物投影仪下展开实验,再现真实的实验场景,让学生更加清晰而直观地观察,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三、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是最终的教学目标,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重知识的传授,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内,只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机械记忆与运用者,死学死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正面迁移。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形象而直观的感性材料,展开富有深度与广度的思维探究活动,这样才能将学生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展开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在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探究,在探究中充分交流、激烈讨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抽象而深奥的物理知识本质属性的认知。同时再加以相应的习题辅导,讲练结合,活学活用。这样更能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四、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又要做实验,尤其是在习题课或是复习课中板书更多,这会占用许多的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真正属于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并不多。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整个教学更加轻松,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板书负担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强大的互联网中的物理学科数据库,将一系列的教学素材存入其中,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从中直接调取相关的物理素材,从而为教师与学生赢得更多互动探究的时间。当然这不同于传统的课件教学,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更具动态性,更加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控制。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教师可以来以此为契机来设计新的教学起点,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灵活调取相关的素材,这样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将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对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借助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开展教学,通过恰当的设计营造出浓厚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以真正地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建忠.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2012(1)
[2]王学能.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2013(3)
[3]王倩.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2012,20(1):115-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