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谢兴菊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探究中,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欣赏,从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其愉悦学,解决数学课学习兴趣不足,以及主动性差等问题。
        谢兴菊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创新实验学校,湖北 神农架 4424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探究中,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欣赏,从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其愉悦学,解决数学课学习兴趣不足,以及主动性差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个讨论,分析小学数学欣赏课意义和价值,并在实践反思基础上,提供欣赏课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欣赏课;价值;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把关注点放在知识上,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欣赏,这就导致其难以发现数学的美。这种状况下,数学学习变成沉重负担,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身心没有放松,感受不到数学魅力,学习效果比较差,同时也缺乏兴趣和能动性。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好欣赏课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美和魅力,从而在积极学中享受乐趣,更好理解,并对这门课程产生持续兴趣,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小学数学欣赏课意义与价值分析
        数学教学研究中发现,存在众多问题都是因为忽视数学欣赏,主抓的是知识技能。小学数学最为重要,因为在打基础阶段,这个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就能让其自觉自发探索,发挥主体作用完善知识体系,并在参与中实现多种能力和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欣赏,使其领会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美,从而喜欢上数学。小学生做一件事情,受主观感受影响大,学生喜欢数学,不用要求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中加深理解,并逐渐强化数学思维,这样就能学好数学。学生在欣赏中领略数学神奇,认识到数学价值,必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持久兴趣。主动学中会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也有助于思维发展,从被动学变得会学和乐学,数学学习成效更显著,同时还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中通过介绍数学发展史,或者是一些和数学相关故事,亦或者是将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内容等,以另类方式呈现,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学习【1】。
        二、小学数学欣赏课教学策略
        小学生之所以对数学课缺乏兴趣,最为根本之处在于未能体会到数学奇趣,没有感受到数学之美。解决这个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实现进步与发展关键,而数学欣赏课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体味和感悟数学魅力和奇妙,从而使其喜欢上数学,期待数学课,愉悦心情参与数学学习,从而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
        2.1提前做好欣赏课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要研究课本,挖掘其中欣赏价值,然后提前做好设计,在课堂中有计划和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欣赏,从而感受数学奇趣。小学数学欣赏课要做好安排,可以在一节课中专门让学生欣赏,还可将欣赏融入到课堂中去,使其成为教学中一个部分。数学学科发展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成果。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发现数学美,明确数学的价值,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学,在这个期间逐步掌握方法,从而变得会学【2】。欣赏课设计一方面立足于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欣赏价值,另外一方面要向外拓展,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不知道的,和数学相关内容,丰富数学视野,使其领略数学趣味。
        2.2从闻中感受数学乐趣
        数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着趣闻轶事,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抓住这个心理,在欣赏课中绘声绘色给学生讲这些事情。小学生首先会被吸引,认真听故事,在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和迷恋上数学。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对数学课有期待,乐于学,而且能保持愉悦的心情【3】。日常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等,也就能在兴趣的加持下,更好落实下去。
        以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引导学生去欣赏植物叶子,过程中让其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明确正是因为这个,才能让植物更好完成光合作用。以人类为例,一般拥有黄金比的人,形体会更加美,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另外,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也讲究黄金比,具有典型代表性有金字塔、埃菲尔铁塔。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对黄金比产生强烈好奇心。学生想要搞清楚黄金比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很多时候都追求黄金比?其到底好在哪里?在现实中哪些部分都可应用?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深入去学习,学生就会积极参与,也就能更好认识比,这个部分内容学习就能水到渠成。
        2.3借助于数学史引导学生悟出意
        小学数学欣赏课中应当向学生讲数学史,既要让其了解世界数学发展,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成就,促使其形成自豪感,从而产生向数学家学习的意识,对数学充满向往。数学课中声情并茂的讲解数学史,以及数学故事,我国数学研究和成就对于世界数学发展推动等,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兴趣。以前数学课堂是枯燥的知识、数字、符号堆成的,对于小学生缺乏吸引力,容易使其感到无趣。数学史和数学故事的讲述,是学生以前很少涉足的,不仅能让其更加了解数学,喜欢上数学,还能使其领会到数学家身上认真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从而以其为榜样,主动去学。数学学习不再紧张和压抑,反而变成乐趣十足事情,学习成果自然就变得突出。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之时,向学生讲解祖冲之在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演算,研究出了密率,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外国数学家这个方面研究上突破在一千年以后。学习负数的时候,向学生介绍,让其明确中国是第一个使用运用负数的国家。向学生讲述伟大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其致力于攻克哥德巴赫的猜想。为了这个梦想一生都在努力,经过无数次推理和验证,草稿纸用了几麻袋,虽然最后未能证明其在这个猜想在大偶数上成立,但是数学家身上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2.4从图中领略数学之美
        提起数学就会想到图形,小学数学中要认识和学习的图形非常多,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还有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图形性质,还要让其欣赏图形,领略图形之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空间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拼一拼、剪一剪,同时也可借助于信息技术,对图形进行切割,然后将其拼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美丽图案。动态化展示图形之美,还可将其勾勒成各种动物和物品,增强美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图形的美,以及这个部分内容趣味,就会产生兴趣,进而积极去了解和探究图形,全方位的掌握图形相关知识点。
        2.5解题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美妙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利用一些趣味化的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美妙。以鸡兔同笼为例,这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应打破其畏难心理,引入孙子算经中内容,如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增强解题趣味性,又要在解题中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经常采用的有列表法、画画法、方程法等,使其更好完成假设和推理。
        欣赏课中引导学生玩游戏,在快乐玩中感受思维巧妙,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还能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钟表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时间变化,进行讲故事。学习到轴对称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剪纸,剪出一个个美丽轴对称图形,并说说其美在哪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欣赏课会让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之美和奇趣,兴趣变得浓厚且持久。喜欢和迷恋数学,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等会提高,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数学素养会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素瑞. 关于小学数学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6):P.276-277.
        [2]彭旭红.小学数学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J]. 考试周刊, 2011(24):96-96.
        [3]张迎梅. 小学数学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艺术, 2016(11):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