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
昌吉州第四中学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越发注重对兴趣的引导与教学的创新,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中学地理教学作为一门丰富的实践性教学科目,有其重要的教育性意义,通过科学的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性地理知识,并能够灵活的应用,是推动学生全面素质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这里将阐述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意义,同时注重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强化对师资力量的培训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有效提升中学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引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科导向,注重对课程核心素养的挖掘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学生将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地理教学手段,强化学科素养,强化人地观念,同时通过科学性教学策略来引导自身学习品质以及关键能力的提升。这些年教育越发关注中学地理教学,其中就指出: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这句话也不难看出,实践将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将有效推进教学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保障学生具备良好的野外实践能力,通过地理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户外探险等场合问题进而获得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全面素质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确立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任务以及全面素质化的实践探索内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步与契合,将知识与实践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学有所长,保障学生在面临问题,遭遇困境时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素质,同时基于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条件来解决生活问题。地理的实践能力将与教学做全面听融合,注重技能与知识、关注教学过程与方法,同时也将融合相应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综合性能力,推动教学发展。
1进行地理师资专业化培训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关键人物之一,既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要对教育过程做引导、优化与评价,其自身专业化品质将决定教育品德的好坏,对学生掌握地理实践能力有着密切关联。想要学生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始终需要保障教师具备高水准与高素质教学条件,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育过程,教师才可以充当好自身的角色,做好授业、解惑、育人的作用。具备良好综合性能力的教师,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地理材料的研究、开发资源的整合以及地理实践内容的创新等层面获得突破,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对师资力量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有彻重点、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来对师资团队进行训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从而满足当前地理教学要求。而具体的培训包括了校级培训、高级研修、课题研究以及合作发展等途径,实现对教师的全面化培训,并优化师资团队的交流效率,推动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保障其地理实践力的形成。
2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地理实践力的作用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就有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导致中学地理教育更注重理论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地理教学本身的实践性作用,在很多时候的创新综合性评价指标中,也难以全面性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同时,学生踏入高中阶段后,教学任务加重,学科内容复杂,各科学习、复习时间被收窄,导致学生对于学科探究不够深入,往往更重记忆而不在意实践应用,一旦遇到复杂的场景,学生很难深入去理解内容解决问题,出现“高分数低能力"的问题变得普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创新意识,同时提高对地理教学实践性能力的认识,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与观察,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及实践,明白地理教学的意义不在于答题与理论知识的背诵,而在于学会应用学科知识,使其成为生活的工具,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3强化对地理学科资源的开发
地理有自身的特色,也有自身的价值,学生需要正确认识,教师也需要突出重点。结合地理的特点,并从多元化策略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创新地理课程资源,有效推动学生发展,增强自身综合性能力。
(1)吃透教材:教材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引导教学,形成知识体系架构的主要教学工具,因此其具有自身的丰富性、学习性与探索性,其地位不言而喻。
(2)基于对现有的地理教材做深入挖掘,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积极将内容与实践活动做转变或结合,取其精华,提高课本利用效果。
(3)注重对国外先进教材以及思想的借鉴,关注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可以在教学中借鉴《美国地理教育标准》以书,对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实践性教育内容的探究,实现对地理教学的创新。
(4)对于地理课程的开发既要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同时也要联系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熟悉、亲切的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关注。而具体到课程的设计上,有目的的设置地理活动,并整合生活资源,最好校园内事物,电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起到教育目的。
4开展有效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
4.1对实验的演示教学
中学地理研究的是自然,研究的是地球,这些包括了地表环境、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存在相关关联性特征,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内容。很多知识的理解可以借助相应的实验来掌握,通过实验掌握地理知识、原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效果,并获得相应的能力。在具体的地理实验演示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现象,并与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结合,获得地理知识的本质,如 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点燃一根烟,然后将其放入密封带有孔的玻璃钢,玻璃钢中还分别有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让学生了解其中烟的运动,而这个实验也能揭示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4.2制作教学用具
仅仅依靠单纯的知识体系教育是很难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相应经验的,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发展,更深入的理解内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制作相应的教学用具。,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就比如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地球公转模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维度、经度、黄赤交角、晨昏线等知识内容,逐步形成对地球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模型制作来提高学习效果,突破教学的困境。
4.3创设实践环境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需要创设相应的地理实践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活思维,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常见的包括了演讲比赛、学具制作、自然地理讲解等都可以创设适应的环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声音、动画、图片来实现相应场景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在面对地理问题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有效的利用可利用资源来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如很多时候地理知识需要考虑到水文、气象、地质等因素,学生都可以进行时地走访,数据调查来获得实践效果,从而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青.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中学生研学旅行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李娜. 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3]连俊婷,陈松林.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4):14-15.
[4]单秀红. 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