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陈西
[导读] 在我国新时期,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并为自身争取良好的发展空间。
        陈西
        温州市墨池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  要:在我国新时期,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并为自身争取良好的发展空间。高质量的小学书法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书法习惯,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书写质量。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学校逐步加大了小学书法教学中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力度。本文着重分析了情境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工作者。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书法教学;运用策略
        汉字是我国中华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而中国书法则体现了汉字书写形式上的一种艺术美。从艺术划分来看,书法属于一种较为抽象的艺术。此外,书法也具有着形象性。比如,文字在书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粗细线条美,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书法的形象性特征。随着教学方式方法先进性的不断提升,我国教学工作者逐步加大了情境教学法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力度。
        一、书法艺术折射出的意境美
        书法意境美可以从意美与境美两个方面来分析。所谓书法艺术的意美则是对书法艺术所体现的精神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书法人员会将自身的思想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实际的书法写作过程中,根本不存在纯书法的书法。不同的人的书法皆反映着书写人的精气神或者精神境界等。
        书法的境美则是指书法文字外在形象所呈现出的美感。比如线条美、结字美或者章法美等。
        随着我国书法文化的不断发展,书法逐步从实际应用性逐步扩充到艺术美。然而,无论书法文化如何发展,书法均呈现出其独特的意美与境美。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首先,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文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而从目前小学生书法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书写姿势、书写习惯或者书写规范上均存在着相应的不足。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地突出了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则多处于被动听或者被动学的状态。此种教学方法仅仅帮助学生生硬地掌握了写作技巧等,却无法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书法文化的艺术美或者意境美。通过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书法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意境,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更为清晰地理解。
        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练得一手好字,掌握书法精髓,不是一蹴而就地。这需要教学工作者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通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书法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特定情境氛围下,逐步体会到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进而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并不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再次,情境教学法使得小学书法教学具有了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开展相应书法教学前,会全面研读书法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等,科学合理设置教学情境。通过与学生的兴趣点等相连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进而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三、小学书法教学现状
        从目前书法教学情况来看,有些小学并未给予书法教学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断的推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些小学并未给予书法教学足够的重视,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体制内的课程上,比如:英语课、数学课、语文课等。由于缺乏对书法教学的重视,造成学生写字问题频出。比如:学生未端正写字姿势。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写字时,会直接趴在书桌上,或者斜趴到书桌上。由于眼睛离书本较近,不仅会影响到字体工整性,且加大了学生近视或者脊椎扭曲等风险。


        其次,有些学生的书写姿势未得到及时更正。有些学生在书写字时,未严格按照结构形式与笔顺写字,加大了书写错误率。即使写对了字,字体也会缺乏工整性。长此以往,一旦书写习惯养成,就不易被纠正过来。
        再次,有些学生未建立良好的书法习惯。有些小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往往不具备良好的书写节奏,导致完成作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或者在考试时间内做不完试卷儿。从长远角度讲,不健全的书法习惯,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困扰。
        四、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运用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促使教学工作者不断加大了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更新与借鉴力度。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我国教学工作者也不断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出符合中国教学工作需要的新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多数学科教学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升小学书法教学质量,工作人员则需要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法,并将其与小学书法学科特点相融合。以下内容对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应阐述。
        (一)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身情感
    人们在运动或者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不断进行思考,结合自身见识,对所从事的活动作出相应的判断。因此,在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书法教学中时,教师需要积极运用这种动感移情作用,结合书法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境中,学生对书法地理解会得到加深,并不断掌握书写技巧。此外,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喜好等,科学合理设置情境,以此调动起学生的情境教学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认同感,并不断促进所学内容间的融会贯通,使得所学知识被内化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
        (二)科学运用情境教学中的暗示作用
        我国过往传统的书法教学工作,往往过多地突出了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即教师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多以被动形式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此种教学形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书法潜力。情境教学法则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基础水平、教学内容等,科学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以此引领着学生逐步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加深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书法技能。此外,书法具有着一定的暗示倾向性特征,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其与情境教学法相融合,使得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生具有着个体差异性。因此,在相同的书法意境中,学生会因个体差异性,而创设出不同的自我境界。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积极引导着学生,在欣赏佳作,或者调查访识名人时,亦或者参与相应比赛时,启迪着学生以不同的身份或者角色,创设出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学生可以以不同的角色,相同的目的去参与同一件事情,进而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书法艺术的美感。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我国教学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小学书法课程的有序、高效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审美意识,并帮助学生体会到书法艺术美。情境教学在实际的小学书法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上内容对此项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分析。以期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居国,魏登贤.小学书法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73-74.
        [2]路怀诚.试论中国书法的意境美及情境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1(5):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