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 戴少玲
[导读] 小学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解内化、语言运用、文化融合提升、思维敏捷准确等方面,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语篇是一项重要材料,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提供优良载体。
        戴少玲
        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理解内化、语言运用、文化融合提升、思维敏捷准确等方面,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语篇是一项重要材料,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提供优良载体。现代教育环境下,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明显增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探索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为将核心素养培养更好地渗透至阅读教学中,应做好相关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以往阅读教学只注重知识学习,不注重素养提升这一问题,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双重提升。
1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给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那么何为英语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对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能力。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型学科,具有听说读写四个要素,所以其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是首选;第二,思维品质。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其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从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第三,文化品格。英语既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认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2.1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深层次地理解阅读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简单,但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积累更多的英语知识,为今后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梳理文章故事情节时,大胆地质疑和思考。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或疑难问题时,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会深层次地了解阅读内容,还会在探究过程中累积更多的词汇,掌握更多的知识。
        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阅读,还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然而,这些内容都隐匿在阅读材料中,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去质疑和探究,就很难真正理解阅读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掌握鼓励学生的技巧,并用艺术性的语言激励学生,让他们喜欢阅读、坚持阅读,并在阅读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累积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2文段问题的设置
        文本再构或重组划分处理之后,下一步则是具体分析每一部分的主题并思考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问题或提问,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通常也称为大问题的设置。
        这个问题应基于文本且高于文本,最好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达到感知理解文段的目的,还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提炼与思考。并且,一个语篇的每一段大问题的设置,通常会引领整个文章的分析走向,教师应该慎之又慎。
        再有,每一个大问题的设置背后,教师要准备好若干个对应的策略,如归纳、推理、判断、追问等,用以引导与激活学生。在基于大问题的学习与思辨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干扰或主观地引导学生,应尽量使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拥有充分的思考与认知的空间,感受到思维发展的自由性。
        2.3小组共读形成阅读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老师需要在教学之前做大量的准备。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挖掘课文中的文化知识,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分析文本中的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活动开展时,按照课文要求,把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共同阅读故事情节,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任务明确,小组成员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阅读活动,活动开展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角色,大胆表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讨论后的展示环节,小组间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在一旁点拨指导,及时评价,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2.4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总会碰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发掘阅读教科书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阅读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文化知识,教师坚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5开展适当的课后阅读
        除了课内开展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也可组织学生通过英语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开展适当的课后阅读活动。学生自己在家可通过阅读英语书籍、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收看英语原声影视的方式,在真实的语境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学习心得,利用英语课开始前的三分钟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树立信心。
结束语
        有效的阅读教学,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学生阅读了多少单词,在课程中记住了多少词汇和句子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精妙,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提升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武丹妮.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9(51):218.
[2]沈文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23):36-37.
[3]兰爽,李英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9(8):19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