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劳动教育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赖祯洋
[导读] 劳动是人类积极改造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
        赖祯洋
        四川省彭州中学
        摘要:劳动是人类积极改造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笔者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阐述了劳动所具有的重要的意义,以及提出了如何应对当前高中劳动教育缺失的策略,以此来对在高中学习阶段如何进行劳动教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中劳动教育;意义;对策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积极奠基作用。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终端,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等多重抉择,面临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如何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则是新时代高中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在高中阶段劳动素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在高中教育阶段劳动素质教育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我国自上世纪 80 年代制定了“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方针,并在全国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应用。高中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才能在今后成为国家建设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应借助于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来达成。例如,教师可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教学当中增加学生进行实习与实训的课程比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劳动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劳动素质教育在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高中教育涵盖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这一基础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给予高中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增强劳动光荣的意识,提升其劳动实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创新发展能力,以较好的适应今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体现自身价值。在中学教育阶段增强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可有效地促进与深化中学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高中劳动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学会生活自立
        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劳动实践活动,应贯彻落实灵活务实,达成“落实岗位到人,参与实际操作”的既定目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首先应取得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由于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广,并具有其全面性与繁复性,因此应以学校为主体来协调社会各界的力量,构建起由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体化的劳动基地,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必须落实“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实践”的氛围,进一步体现出劳动实践的重要性。在开展以劳动服务社会的活动当中,应该做到具有全局性的眼光,并从身边的实事做起。

以此来充分体现服务社会的实效性,并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使劳动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使得学生对于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缺乏深入认知,因此建议学校可采用以下措施:让家庭建立起相应的“家庭劳动岗”,让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首先学校可在家长会上集中宣传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一同帮助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意识,指导学生参与部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生产劳动。在劳动活动月中,教师应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高中生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计划,让学生在每周时间内开展1 个劳动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并适时提供给学生劳动指导,同时在劳动过程当中,必须每次都强调劳动的安全意识,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学生参加劳动的安全性。
(二)学习提高劳动技能
        学校开展高中劳动课程,以劳动教育来让学生了解通过劳动可创造社会财富、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并培养起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例如在劳动课当中有“学钉纽扣”的课程,学生经常见到,但真正实践的不多。笔者安排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当中钉纽扣的方法进行认真观察并思考,并设计出观察思考题:同学们观察父母是如何来钉纽扣的?请说出几种钉纽扣的方法?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提高钉纽扣的效率?学生们根据这些问题去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在班级里举行纽扣钉的比赛,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际作品,让学生来深入学习钉纽扣的方法,并结合教材的内容来讲述钉纽扣的要领、以及应使用的方法。例如:进针的位置、打结的要领、准确,纽扣应与线和衣服的颜色一致或是相近。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方法的总结,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不断积累,深入推进
        借助于劳动实践活动基地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针对学生所具有的较强求知欲、努力上进的心理特点。应在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形式的多元化与新颖性,吸引学生的关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可通过举办评选“劳动之星” “小劳模”的活动,来促进全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的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应注重让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各项具有教育目的与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自我才能展示的良好机会。例如:在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当中,笔者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时,注重发挥学生在活动当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训时,能够紧密结合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在活动当中应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通过劳动来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劳动当中体会到成就感,并增强了劳动光荣的意识,让学生们爱上劳动,在劳动当中进行学习,在学习当中进行劳动,使劳动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当前高中劳动教育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要求,不仅是为他们了掌握一门劳动技能,更应关注他们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人格和社会生活能力,涵养他们公共理性的生活方式,构建自我与世界意义关系,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善高中现代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鲁满新.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
[2] 张 熙.劳动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