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平
江西省乐平市洪岩镇吴家小学
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眼界狭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老师都会有类似的体会。我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血,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自从参加新课改后,我找到了方向,寻求到了一点方法,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效果还不错,在这与大家共分享.
一、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我对此非常赞同。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然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
你比如说我在教学生写”我的妈妈”时,我会读一篇范文,然后告诉学生先写妈妈的外貌,再写妈妈的兴趣,最后写我对妈妈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写自己的妈妈了,然后我再让他们写我的爸爸,我的爷爷等等.后来我又迁移到写动物,植物上,学生很快又掌握了它的方法.可谓是事半功倍.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有人说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教学生的写作方法,这一点我不赞同,你想啊,对学生来说所描绘的对象很多是新鲜事物,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让他们乐写,爱写,恐怕是要先让他们感觉这件事不难,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掌握的,他才会感兴趣.否则,即使你刚开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也会被一次次的无从下笔而消磨得一点兴趣都不剩.所以我觉得例文作文教学法好,现在我班上的学生不怕写作文.虽然作文写得不怎么样,但是他们乐写,愿写,通过训练就有进步的可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乐于写作呢?比方把优秀作品在班上读给大家听一听,或者把优秀作文让学生抄写后张贴在作文园地中,甚至把特别优秀的作文推荐到报刊或相关网站上发表,这比口头表扬学生有效多了,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
三,平时注意积累
“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同样是“积累词汇”,其实在实施过程中城里乡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城区的小学生,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可能只要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这么简单,然而在农村,那可要费些心思和体力的。
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学校,初步调查发现每个学生手上基本上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义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这个不足。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可探寻的原理和方法,但又不是一成不变。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这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在“循规”中不忘“寻变”,从而找出一种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