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刘恒兵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渠道。
        刘恒兵
        聊城市茌平区茌山学校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渠道。为了确保在这节课堂上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就要想办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体现教学活动多元化的特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均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借助多媒体让理论知识情境化、联系生活实际让教条知识生活化、丰富教学活动让学习活动趣味化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更专业的学科知识。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大纲的教育目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更科学的教学策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抽象的理论情境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门课程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利用其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创设具体情境,增强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
        比如,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少年有梦》时,教师要联系课程内容完成教案设计,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制作教学课件,让知识点的呈现更加直观具体。在这节课程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梦想”这一抽象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夯实基础,提升自我,更好地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为日后投身社会做足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集有关青少年力奋斗的相关事例为学生分享,在讲解雷锋少年故事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故事中帮助学生明确梦想是什么?并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完成课前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功能为学生播放励志短片,引导学生围绕“我的梦想是什么”为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1]借助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情境化的教学中变得简单容易,帮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程的重点内容,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教条的知识生活化
        相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来说,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内容貌似是教条的死板的,严重缺乏生活气息。为了让学生改变对这门课程的偏见,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让教条的知识更具生活化特点,有效突出学习的实用性。
        比如,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网络改变世界》时,教师要挖掘这节课程学习中的生活元素,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相对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网络虽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却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考虑到网络技术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各种联系,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感受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性,更好地把这部分内容生活化。通过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看电视、上网、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就能让这节课程的内容更接地气,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丰富的活动中让枯燥的学习趣味化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支撑,只有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才能让学生保持兴奋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方面得到质的飞跃。
        比如,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我和我们》时,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之后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就要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这其中增强对彼此的了解,更加重视集体的力量。在完成这节课程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完成简单的“悄悄话传递”活动,帮助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商略取胜的策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对交友和团体荣誉感有更深入的认识。[2]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真正爱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兴奋感,让知识点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化,生活化和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高效实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明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 ,2016(12) :31.
        [2]王会琴.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J].赢未来,2017(21) :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