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第22期   作者:张金荣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英语教育也推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式。
        张金荣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36639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英语教育也推出了相应的改革方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对新型的生态课堂进行发展,使其代替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英语课堂的教学所显露出来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英语教学在受到严峻的挑战,推出新的生态教学方式是十分顺应教育形势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基础,对英语教学的生态课堂进行优化的策略做简要探究。
        【关键词】生态课堂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教学优化
        【正文】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界也在近几年进行着逐步的改革。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育弊端显露得越来越多,渐渐使教学情况变得艰难起来。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使教育方式变得逐步完善,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从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状态来进行学习,课堂越发变成一个具有活力的生态课堂,关于英语教育的改革,首先提出了学科素养和生态课堂的概念,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这一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体现英语育人价值,指的是学生通过对于英语的学习而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英语能力。对于英语学科素养所包括的能力指的是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文化的了解、英语思维的培养对语言的学习能力。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全面跟随我国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基础,以教师的职责为督导来立德树人。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出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和优秀语言沟通能力的青年人。教师应该注意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完成的,真正的能力要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出来。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学生应该有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以主题探究来作为学习的目的,以英语作文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和表达,实践过程中融合英语知识的学习来发展相应的技能,通过在活动中的感受、学习、总结、评价、创新等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英语水平。真正地使学生接触国际文化,塑造学生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止是一项独立的任务,它和英语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着的。
        二、关于生态课堂的概念
        “生态”二字之前大多运用在生物学中,生态平衡首先是由一位英国的植物生态学家提出来的,他指出,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进行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以此达到整个生态系统协调与统一的状态。后来有一位美国的教育学家将生态平衡引入到了教育领域,经过不断的发展,就出现了“教育生态学”和“生态课堂”的概念。将课堂比做一个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的环境就组成了这个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也接受着不同课堂环境的影响,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课堂变成了一个整体。通过改变教育方式,寻求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可以使英语课堂处于协调和统一的平衡状态,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生态课堂的主题顺应了教育改革的目的,让学生变成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以主动学习来代替被动学习的状态,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发展的结合。与旧式的课堂教育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学习活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突出学生的个人性格,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生态课堂上优化学生学科素养的价值
        3.1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生态课堂的目标就是改善教育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的能力中,就有对于英语交流的能力。以生态课堂来进行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交流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感情才可以更好的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授、课堂提问、学习活动中,必然会进行互动和交流,这些过程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是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之一。在拥有足够的感情基础后,学生可以感受到轻松的氛围,可以大胆的、欢快的与教师交流,通过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口语水平。
        3.2使英语生活化,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对于学生的心理来说,课外的生活会使他们放松,将知识带入到生活中进行传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提高。生态课堂中的课堂环境就需要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就可以将英语知识引入到生活的案例中,或者是营造一种带有生活气息的环境。英语知识本来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言语能力,最终就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将教学方式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营造了生态课堂中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又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带有生活气息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3.3扩大教学资源范围,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前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布置设计的时候,大多都是依照教材进行计划,教学资源仅限于以教材为中心的少数资源,这使得教学任务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对于学生的整体英语学科素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教育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学生日后的竞争十分不利。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已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态课堂,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将英语引入到社会,甚至是国际社会中,利用更多的与英语相关的社会和国际上的资源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加运用英语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学科素养。


        四、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生态课堂教学策略
        4.1增加口语练习机会,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当下英语语言技能要求的五大方面就是听、说、读、看、写,将这些能力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能够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对语言最好的学习成果。既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态课堂概念,那么就一定逃不过创造课堂氛围这一环节。学习英语需要一种轻松的环境,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放松心理,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实际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英语情境中来达到对英语语言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例如,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这一文本可以用来设计成课文朗读的一节课。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们在组内进行自然段的自主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进行对学生的指导,以便于对课文内容的最高程度的再现。在讨论过后,每一组轮流进行对课文的展示。通过朗读,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了道德观念的改善,还在这样一个机会中练习了英语口语,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教材中有其他课文和环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给予学生最高程度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英语知识有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
        4.2利用提问锻炼学生思维
        生态课程注重的就是课堂环境的欢快、愉悦和轻松,提问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最经常的一个互动性项目,有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渲染课堂氛围。思维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在逻辑、批判、创新、学习等方面通过思维表现出人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日后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通过对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英语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认识和了解世界,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逻辑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简单的辨析英语和英语文化中的表象,能够概括信息,能够构建新事物的概念,判断信息的准确性,能够有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具备基础的多意识的思维,正确地批判和辨认其他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Teenage life ”单元时,就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引入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来设计课堂上能够用到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入课堂内容。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What do you imagine your teenage life will be like?”、“ What changes will you make?”,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后,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会积极的自主思考,并活跃的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出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构想。接着引入课文,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正十分集中,有利于对英语知识的吸收。教师就可以一步步地带领学生进行对课文的解读,最终,在教学内容进行完毕后,教师将学生们对未来的构想翻译成英语,学生会积极的记忆这些句子,提高语法知识,增强记忆。通过提问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习效率。
        4.3了解英语文化,增强文化意识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知识、高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培养能够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爱国人才。在我国的教育之下,学生应该理解和认同我国的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学生也应该有所了解,从而,对我国和他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汲取文化中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三观,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具备传播我国文化的交流能力。通过英语教学打造生态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多的通过英语来接触到外国的不同文化,了解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意识,提高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在教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单元时,就特别适合用来扩展外来文化。不同的国家对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解释,在学习这一单元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同一个事物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所带来的不同意义。通过展示这些来使学生了解文化因国家不同而伴随着的的差异性。比如,不同国家的身体语言不同。中国人在初次见面会选择握手,欧洲人会选择拥抱和亲吻,日本人则选择鞠躬,不同国家的人在首次见面时会有不同的礼仪方式,而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误会,造成不愉快。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英语知识,既提高了英语水平,也增加了民族情怀,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来使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得更远,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4.4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英语这一门学科来说,学习能力指的就是,能够自主地调动英语学习的知识,自主研究英语的学习策略,发展英语学习的方法,自主进行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个学科的自我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开展各方面的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态课堂,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生态课堂关注的就是学生自身的能力,通过生态课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发起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合作,因为有目标的驱动,学生们彼此经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合作能力。关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符合生态课程的目标和含义。
        【结束语】总而言之,生态课堂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极具有意义的一个教学改革。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资源,了解国外关于生态课堂的概念和理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创建生态课堂,营造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考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在英语运用、语言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能力,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共同努力,培养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1]任春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20(07):277+279.
        [2]李桂芳.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下生态课堂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9(11):29-31.
        [3]陈刚.任务驱动下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2019(15):80-81.
        [4]付仁贵.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8(27):125-126.
        [5]陈玉梅.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英语生态课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0):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