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林
安徽滁州 安徽滁州中学 239000
摘要:较强的实践性是高中化学实验课的基本特征,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逐步促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更应该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思想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在教学中难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与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以及能力强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论体系以及实践能力,能够以强化核心素养为教育指导思想,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能够紧密贴合核心素养相关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化学中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进行创新细微的源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实验资料,设计实验,然后动手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也可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进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时,我们首先要对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了解,然后要准备哪些实验的东西,在实验时遵循的步骤是怎样。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0=Fe(OH)3(胶体)+3HCl,步骤是在煮沸的水里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然后停止加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溶液煮成红褐色之后能够形成氢氧化铁的胶体,让学生发散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型实验,即学生在了解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的情况下进行重复性实验,这样的机械化的实验进程仅仅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步骤,但是并不能深刻地感知到化学实验的真正内涵。尤其是一些存在隐形问题的化学实验,化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例如在进行硫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实验时,教材内容只是让学生观察硫与氧气可以产生蓝色火焰与热量,但是事实上,硫与氧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有刺激性气味并且会污染环境,因此,本着环保的教学理念,化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观察,并且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何避免污染环境的问题,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处理二氧化硫的实验,发散思维,进行举一反三,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氧化反应的化学知识,而且深刻认识到了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并且学生也可以具备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即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3设计探究实验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真正体会到化学世界的魅力,融入实践教学课堂当中。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不熟悉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灵活运用在探究活动当中,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验证,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有效规划,促进其探究意识的增强,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有效指导。学生在操作当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获得与自身生活经验不同的认知体验,同时能够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实验的本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实验技巧进行强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为后续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4开展生活化教学
高中化学实验应该与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消除学生在实验中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使其真正体会到实验学习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当中,要求教师能够对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真正体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尤其是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够以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增进与社会的交流沟通。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与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表象看到其内在本质,真正体现本门学科的基本特点。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测与质疑,能够推翻自身的固有认知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运用丰富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技巧,探索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增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进行分析,并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拉近学生与本门学科的距离。
5合理地设计分组实验
对于有些步骤繁杂且相对抽象的化学实验,可能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即全班学生都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同一个实验步骤,但是对于某些相对简单,但是一个不同的条件就可以导致不同的实验结果的实验,化学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地分组,从而形成对照组实验,学生可以做一组实验得出两组或者多组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论,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生命的基础物质--糖类》一课时,化学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实验小组,一个实验小组进行葡萄糖的银镜实验,让葡萄糖与新制的银氨试剂进行反应,一个实验小组验证淀粉的水解条件和水解产物,两组小组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操作,但是由于两组的观察、操作、记录、思考等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也会导致两个小组的实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化学老师要引导实验效果较差的小组向实验效果较好的小组进行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疏漏之处,进行反思和总结,引以为戒,避免下次实验再出现同类的错误,学生在改进中不断成长,扩展思维,并且逐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也为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要保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得到有效开展,学校应该对当下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化学教学内容不清晰等,然后制订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实际中,教师应该将日常生活或者自然现象引入课堂中,利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提高实验的效率,教师还需要结合多媒体进行实验,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舰.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05.
[2]杨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9(14):35.
[3]王杰.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