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张炼发
[导读] 本文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教材文本,针对如何利用不同文本体裁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张炼发
        江西省乐平市第四中学   333300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教材文本,针对如何利用不同文本体裁来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体裁;阅读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的文本阅读可以说兼顾到了这两点重要性质。对此,学会如何阅读,如何从文本中获取成为了当前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向之一。
        一、细化过程,连贯思维
        1、明确阅读教学方向
        记叙文主要特点表现在描写对象,也由此可分为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不同类型。记叙文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文本中会蕴含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而要想从中探寻并体验到这种思想感情,首先就需要学会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也就是阅读思维。阅读思维对于初中生来说应当是必须要具备的一项素养,它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本对象来做到对其各要素基本的分析、理解和把握,这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从通读到细品,从人、事、物、景,到思想升华,如此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文本时保持一个良好且连贯的阅读思维,在阅读中学会批判、赏析和创造。
        2、指导强化,能力提升
        当阅读进入到分析阶段,方向也更加明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其自身阅读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咀嚼到消化,再到吸收的过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来初步辨别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而明确基本的文本要素特征,从而带有目的性地去对其思想情感内涵进行挖掘和品析。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阅读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认读也会逐渐地变为理解和体会,这也正是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例如,在《台阶》中,通过初读可以发现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就需要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那么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来看,文本可以分为“造新台阶前、中、后”三个阶段,三个时间段中都有对父亲外貌、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刚面的描写和刻画,结合三个不同阶段的描写来梳理归纳出父亲勤劳朴实而且执着的劳动者形象。
        二、明确要素,整合文本
        说明文主要在于说明,所以会带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特征,文章结构以及语言表达逻辑十分清晰工整。

那么阅读说明文首先需要从说明对象展开,接着明确文本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特点,从而把握内涵主旨。在阅读开始前,可以通过列提纲的方式来对文本进行初次处理,接着在深入阅读中有目的地进行解析,从而获取信息,达到对阅读思维能力的锻炼,在整合、发散的过程中实现提升。
        具体地,说明文阅读需要较为整体和全面地对文本说明对象进行搜集和整理,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入一些课外资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维方向,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此外,感悟语言也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该过程主要体现的是对于思维的发散。一般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阅读中接触到的说明文主要包括平实与生动两种,受说明文自身特点的影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来对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发现特征,分辨平实与生动。在对语言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需要结合文本说明顺序来进行最后的梳理。说明文的表达顺序具有严谨的特点,所以对于学生阅读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有着积极的培养价值。加上说明文中会存在不同数量的科学现象和专业语言,这就需要学生先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对其作出初步归纳,进而再结合相关资料来挖掘其科学本质,实现多元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高,获得透过文本表层来揭示规律及内涵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对比迁移,转换思维
        应用文的特征是社会性、生活性与实践性的相对统一,它往往在传递着人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不同行为的一种态度。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应用文的实际应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拓展,比如从最初的书信和便条,到倡议书、启事等等。相比于其他文本体裁,应用文阅读更加强调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灵活性以及实践意识的培养。
        以启事类文本来看,此类应用文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主题来对其各方面要素进行强调,从语言到格式规范,再到实际意义、价值、作用、类型,帮助学生明确掌握对此类文本的具体认识。一般的启事文本结构包含有标题、内容、署名以及日期等要素,在课上教师可以选择正反例对比的方式来让学生提高对正确格式的认识。虽然应用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其对于减轻学生的审美疲劳,丰富认知以及活跃其阅读思维均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已经进入了思维的转型期,此时的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结合实际学情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目标导向的阅读教学,发挥多文本体裁优势,实现对学生阅读等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福城.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9(11):117.
        [2]王雪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李建筑.激活思维引导探究培养阅读能力[J].成才之路,2014(0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