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崔淑敏
[导读] 2018年新版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数学课程中凝结出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提高数学成绩还要提高数学能力。
        崔淑敏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73100
        摘要:2018年新版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数学课程中凝结出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提高数学成绩还要提高数学能力。本文将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浅析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树立科学教育观开展初高中数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探讨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教学衔接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育;初高中衔接
        高中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中占据统领地位,数学教师要用好高考“指挥棒”,真正发挥出高考改革对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在内容知识层面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课程融合,促进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后综合素质得到深刻培养,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数学教学做好初高中衔接必要性分析
        高中教育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的高层级教育,也是面向青少年国民的基础教育。高中是学生个性形成知识丰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尤其高中生未来几年将面临高考考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重要体现。数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按照高中数学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2014年国务院出台高考改革实施意见方案,对我国高中阶段各科课程和高考改革统筹兼顾做出深远谋划。现行高中数学课程方案中强调教学的整体性,要求教师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做好学科之间的教学配合和学段直接的知识衔接,并在数学教材设置“预备知识”模块,体现初高中数学知识连贯性。
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方法探究
        数学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打造。从青春期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出发,结合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开展贴合学生思想、生活的数学课堂,做好初中、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求真务实严谨认真,做懂学生、懂教育的好老师。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数学
        学习既要学也要习,数学教师要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课下能自我学习,未来能终身学习。
        高中数学教师要优化数学知识体系,明确找出各章节与初中数学的知识衔接点,实现融合衔接。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庞杂的数学知识中提炼整合寻找解题规律,在遇到繁琐的代数题时结合初中知识删繁就简化整为零,在遇到抽象的几何题时能将储备数学技能发挥到极致,开动空间想象力。
        教师要认识到初高中衔接不止是知识上的衔接,还有情感上的、技术能力上的多方面衔接。教师要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法,改变旧有错误学习习惯,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高中生活顺利开展高中学习,从学习的被动方变课堂主动方,把初中积攒下来的知识真的变成未来学习的动力,而非累赘。
2.2利用好必修和选修内容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内容做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数学教师要从不同学生初中数学知识累积量出发,开展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数学课,打造结构化数学课程。
        初中阶段只是浅尝辄止的二元二次方程到了高中成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没了具象关联顿时复杂抽象,原本按部就班的集合公式到了高中一下简化成几个字母和数字,很多学生在踏进高中学习数学时面临困境。教师要做好对高中数学隐藏知识的挖掘,从学生熟悉的初中知识点入手,做好数学概念的再创造。
        高中阶段数学有大量选修内容,不同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的学生在选择上会有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意见,开展生活化情境化教学,开发学生初中积攒的数学能量,理解高中数学,内化数学知识。


2.3将教、学、考做好衔接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教学育人结果而非考试成绩,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与教学相融合。
        适应性差的学生刚进入高中会出现成绩下滑,教师不能一次考试成绩定学生终身,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是不断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用生动的语言热忱的情感缜密的思维开好数学课。课堂45分钟每一分钟都宝贵,教师要把控好课堂节奏,将集合、算法、解三角形、不等式等五大必修模块内容全方位教授给学生,丰富学生数学知识。
2.4打造生活化情境化数学课堂让数学亲切熟悉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教师会从生活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高中也一样,学业虽比初中时繁重很多,但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必不可少,否则数学课堂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缓慢。
        高中数学必修一开篇是集合,随后进入函数方程不等式学习。很多同学在刚进入高中时会有当头一棒的沉闷感,数学课像听天书,明明看着很简单的解方程却一做就错,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做好针对学生的初中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和高中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间的知识衔接。初中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学生只要能简单了解概念会套用公式模板即可,在高中难度进阶,要求学生能非常熟练的掌握根与系数关系的各种形式变换,在复杂应用中能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完成逻辑推导。不等式部分初中学生能掌握含有两个不等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方法就非常优秀了,但在高中即便是普通学生也要能熟练掌握多个不等式和含有参数不等式的解题步骤。
        教师在开展学生高中第一堂数学课时,可以从生活中素材入手,唤醒学生初中时期数学记忆。比如讲述“集合的概念”时可以从学生以前学过的自然数集合出发,让每位学生报上自己的身高,并按照1.6米-1.7米,1.7米-1.8米,1.8米及以上三个区间将同学分类,感受组成集合的元素和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
        教师还可以从班级现有数据出发进行教学案例编排。比如班级中有36名同学报名参加数学、生物、物理学习小组,每名同学至少参加了两个学习小组。参加数学学习小组的有26名同学,参加生物学习小组的有15名同学,参加物理学习小组的有13名同学,同时参加数学小组和生物小组的有6名同学,同时参加生物和物理小组的有4名同学,引导学生计算,自己班里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同学有几人。让同学解析自己身边存在的集合题,将身边同学抽象成用X、Y代表的集合元素,通过设X+Y+6=26,Y+4+Z=13,X+Y+Z=21,解等式最终计算出自己班里有8名同学同时报名数学学习小组和物理学习小组。
        通过开展生活情境化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再畏惧数学,而是理解数字概念内化数学知识。在生活化情境化数学课堂中做好学生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相当于带学生完成一场趣味性高中数学学习破冰之旅,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探究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带着昂扬之姿开始高中数学学习。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学科学文化素养,具备终身学习钻研的能力。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走进大学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走进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美林.基于本原思想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5):6-7.
[2]陈燕琴.螺旋上升思维下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J].数学教学通讯,2019(6):58-59.
[3]蒋菊萍.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26):115-116.
[4]姚建琼.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8(24):43-44.
[5]陈晓波.统筹指导,合理衔接——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有关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27):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