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陈瑰利
[导读] 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陈瑰利
        陕西省汉中市东塔小学  723000
        摘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与引领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苦于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法,导致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不如人意。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的追求,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减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需要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思路,从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三方面入手,构建高效课堂。
        一、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当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给予学生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缺乏兴趣的氛围中学习,自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其学习兴趣的积极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本”课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一旦将目光聚焦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师本”课堂中固有的学生学习体验不佳、学生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便会逐渐掩盖其优势,导致本应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变成机械重复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例如,教师在执教《观察物体》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并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摆放,由教师绘制三视图,让学生观察三视图,将三视图与视角一一对应,进而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概念。此后,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三视图,让学生按照三视图去摆放正方体与长方体,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了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并能够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方面。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就需要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一特性。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互相接近,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与数学课堂中搭建一座桥梁,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例如,教师在执教《乘除法》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新学期伊始,学生在商店中购置新学期所需学习用品的场景,并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使情境更加立体化,更具代入感。在情境中,饰演收银员与顾客的学生分别计算出了商品的总价与找零款项,从而对计算方法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更在情境之中掌握了“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进而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在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本身即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投入更加充足的精力与热情。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着强烈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并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进而产生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角度出发,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预习过程,更加倾向于在课堂上“一股脑”的把知识“灌”给学生,再通过不断的做题进行巩固。这种观念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前不知道即将学什么,便不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出示将学内容的大体框架,让学生产生初步了解,并在知识框架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在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后,布置习题时应当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让学生形成“基础巩固——拓展应用——综合拔高”的复习习惯,进而促使学生在完成复习流程的过程中切实的掌握教学内容。
        最后,教师要加强课堂监管,用相对强硬的手段督促学生在课堂中形成认真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专时专用”。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驱使;其次,需要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课堂中认识生活;最后,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复习以及认真听讲,专时专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安锦.运用有效策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亚太教育,2019(02):118.
        [2]田露玲.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