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方小军
[导读] 本文中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入手,让学生结合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方小军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  
        摘要:本文中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入手,让学生结合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教学实践的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数形结合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角度着力,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生活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自主探究法,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方面,让学生生搬硬套公式,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缺乏灵活性,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针对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生活教学法,培养数学建模思维
         建模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注重对数学现象的总结,并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在培养学生建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总结不变的规律,并完成相应的数学建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并完成相应的建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一米绳子花费一元钱;两米的绳子花费两元钱;三米的绳子花费三元钱……。你们如何运用方程建模的方式,分析上述式子的规律。第二点,巡场观察。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完成相应的建模。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说:“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我列出如下的方程式,即Y=X。当X等于1米时,即Y等于1元,当……”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授课,让学生总结规律,并进行建模,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二、使用合作教学法,培养数形结合思维
        数学结合思维的本质是划归思想,即将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数学条件进行分析和加工,从而促进最终问题的解决。

为了提升数形结合思维的质量,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相互商量,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此种思维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鸡兔同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此部分问题,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志。第二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在一个笼子中有小兔和小鸡两种动物。已知在笼子中一共有5只头,14条腿。问题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多少只小鸡?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结合实际,运用画图的方式,解决此部分问题!”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洛的回答。他说:“我们小组运用画图的方式,即首先画出5个头,并按照小鸡的标准画腿,结果发现多出4条腿,并将之放到其中的两只小鸡上。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一共有两只小兔,三只小鸡。”
        三、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一种思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即从本源出发;一个问题可以由很多种解决思路,即从维度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创设开放性的问题,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真正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小名想买一块桌布,装饰学习桌。已知这个学习桌为直角梯形,其中上底为22厘米,下底为44厘米,高为22厘米,求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为了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引导学生从“切割法”和“拼凑法”两个角度进行解析。与此同时,教师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学生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解析。角度一,将这个梯形分成三个三角形;角度二,将这个梯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角度三,制作两个全等梯形,并将之拼成一个长方形。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真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掌握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2]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