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调整师生对话机制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石凯
[导读] 对话在课堂中常常能够起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其能够作为教师意志的一种载体辅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石凯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城关第二小学  557300
        摘要:对话在课堂中常常能够起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其能够作为教师意志的一种载体辅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数学教育,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接收到更多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应该首先对课堂中的对话机制进行与数学教学活动相适应的调整,从而增强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应该首先开展相关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师生对话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的最常见方式即为对话形式,通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交流,教师在从中获取到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同时,还能更加便捷地通过对话传递自己的意志向学生,辅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师生对话机制的意志载体作用,应该更深入地分析对话机制作为载体能够发挥出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完成师生对话机制的调整,以此使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能够承载更加多元化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辅助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一、增加对话鼓励性,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在课堂中的师生对话不仅仅能够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志,更能向学生传递出教师的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正向的、积极的对话态度往往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反之教师严厉的、过激的态度则会大大地消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格外重视自身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的态度,增加对话情绪的鼓励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得到增强,让学生能够在自信力的驱动下以更加活跃的思维与积极的实践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课程之初通过与学生所开展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对课程中的文本内容进行自主的数学阅读,尝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教师在对话中渗透的鼓励性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其在自信心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尝试学习的过程之中。之后学生在与笔者的对话中表达了自身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笔者在对话的过程中又向学生表达了对学生的鼓励,向学生传递了积极的反馈。通过教师在对话中不断传达的积极情绪与鼓励性话语,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学生更积极地开展数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对话引导性,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话这一形式还能作为一种载体承载教师的引导职能,对学生的课堂思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启发与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问题教学法与对话进行相应的结合,通过在对话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的方式强化师生对话内容的引导性。通过问题在对话中的介入,学生的思维将跟随教师对话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既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以更加活跃的思维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纳效率,又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是一个棱长一厘米的小正方体,结合之前所学的内容,大家能不能告诉我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在《探索图形》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引发了师生在课堂中的对话。在对话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对以往课程所学的正方体相关内容进行了回忆,并利用表达的方式回答了教师的对话问题。之后笔者循序渐进地在对话中提出了更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与相关的表达。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既在笔者渐进性的对话问题形式下层层深入了自己对本科教学内容基础的理解,又在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活跃了自己的思维,这为学生后续的几何学习与思维运作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对话评价性,辅助学生学习自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往往能够使学生从教师专业性的评价中得到有利于完善自身学习成果的建议与帮助,并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反馈下审视自身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与多样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评价性内容,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融入到对话之中,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快捷地接受教师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专业性评价,辅助学生完成自查自省。
        笔者在对话中除了渗透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外,还常常利用引导性较强的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思考活动。例如在《比例尺》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即在与笔者的对话中间接性地意识到了自己回答问题内容所存在的不足,并在笔者对话中委婉的指导下学生对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完善,深化了学生对比例尺内容的理解。
        对课堂师生对话机制做出鼓励性、引导性与评价性等多个角度的强化,是为了师生对话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开展能够更加多元且全面,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教学环节的数学教学活动,最全面地将教师的意志传递向学生,辅助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冬红.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J].读与写旬刊,2016(4).
[2]杨代琼.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