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牛军营
[导读] 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心理机制。
        牛军营
        三原县陂西镇大门小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800
        摘要: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心理机制。在小学阶段,学生面对以数字、公式所呈现出的数学知识常常感受到枯燥、乏味,这样,学习兴趣自然不会产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因此,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情境;合作;评价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初步形成学习兴趣的黄金期。但目前,在小学数学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对教师的教存在着过度的依赖心理,这直接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被动的形式,导致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再以学生是否掌握有限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而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感变化,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还能够使他们建立起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基础,但以教材作为载体,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往往带给学生枯燥感。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鉴于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这样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点,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刻板印象,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活力,使课堂焕发生机。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会被唤醒。
        以“加与减(一)”为例,为了使学生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笔者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播放“凑十”儿歌,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出示主题情境图,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即:“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以此揭示教学主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算法。这时,学生的无意注意被转化为有意注意,进而能够算出了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够简单运用。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既能够使学生置于具体的场景中,唤醒其探究兴趣,还能够以具体的问题为例,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探究意识,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模式,唤醒直接兴趣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为薄弱,并且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自然地,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等特征。而他们的兴趣更加倾向于群体性活动,并且更加乐于主动完成集体任务。鉴于此,教师可根据某一教学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探究思索,这样既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作用,还能够唤醒他们的直接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发展。
        以“数花生”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感受到数数的乐趣,笔者首先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让学生猜一猜,以此来明确盒子里装的物体为花生,此时,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即:如何知道盒子里装有多少花生?以此推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展开。随后,以“一把花生有多少个”这个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组进行猜测、交流。这一模式唤醒了学生的直接兴趣。于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并想出数数的方法。最后由全班交流,笔者让每个小组代表将小组所思考的方法表达出来。有的小组表示可以两个两个的数,而有的小组表示可以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在此基础上,笔者补充道:“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时,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进而使他们初步会数100以内的数,并提升了他们的数感。
        三、建立评价机制,维持间接兴趣
        一种良好的评价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了学生是否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情感需要,甚至将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这样既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还会阻碍学生的长期发展。此外,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不再进行深入探究,并且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应将每个学生看作为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立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评价体系,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当他们的自信心提高时,学习兴趣自然会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尤其在小学阶段,由于这一时期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放到主体的地位上,并按照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实践证明,通过情境的构建、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评价机制的合理建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维持他们的这种学习兴趣,以此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理机制,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仕莲,程鑫,陈亚红.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速读旬刊,2015(3).
        [2]杨新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J].新课程:中,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