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手塑造大智慧——综合实践劳动技能课程教学策略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懿
[导读] 动手制作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王懿
        青岛燕儿岛路第一小学 山东青岛 266001
        摘要:动手制作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技能;改革创新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稳步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质量。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继承了传统的劳技课程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是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
         动手制作是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一般形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那么如何把传统的劳技课真正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把以往单一的劳动技术指导转化成为综合实践意义上的活动呢?在平时的研讨和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一点个人心得。
(一)自主探究式指导模式
1、自主探究式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2、在我执教的《五月飘香》——综合实践技能技法课上,就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指导方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听听端午歌谣、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上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端午知多少”。
         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
         引出:香囊的研究与香囊的制作。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通过努力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激起了他们发现、探究、尝试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如:虽说香袋各不相同,但缝制方法大同小异。谁亲手缝制过香袋?能说说做香袋的过程及要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说出了缝制过程的大概。
        投影演示:
        拿出己缝好两边的半成品,示范用回针法缝合一边。打结,翻袋(手指顶一下角上)塞入香料,平针缝合。(简介平针、回针优缺点,告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第三环节:作品展示、评价改进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总结等方式对作品及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建立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重视思考过程、懂得合作共进。
         如:香袋做好了。你看怎么办?
        生:把自己做的香袋送给疼你爱你的父母长辈,送去你深深的谢意和温馨的祝福。


        生:送给辛辛苦苦教育我们的老师,送去我们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兴致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明显增强。
3、自主探究式课堂指导模式的实施的几点小建议
         一是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探索新知识和认识新知识的活动,变成学生的迫切需要。
         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恰当、明确、具体、可检测。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只要参与就会有发现、有感受。
         三是教师应尽可能地拿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究过程、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学生从“学”→“会”→“巧”,从制作方法的习得到技术技能的形成,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持续、深入的研究、实践、总结。
(二)模拟体验式指导模式
1、模拟体验式学习,是针对劳技课的特点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教师示范→模拟演练、体验操作→交流评价、讲述感受
2.海边生活的孩子们对大海从小就拥有浓厚的感情,在执教《我们的海洋朋友——粘土制作》综合实践课中,我运用了模拟体验式的指导方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教师示范
         在我们喜欢的海洋中,许多生物和植物是很神奇的。用什么方式来教师演示操作要规范,即:正确、熟练、协调。并讲清操作步骤、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为下一步的规范操作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学生学习,体验操作
         学生了解了制作粘土的要领后,教师根据学生情绪,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操作步骤进行模拟演练,检查无误后方可放手让学生体验操作。凡是有安全隐患的使用工具的课,我们都建议先进行模拟演练。
         第三环节:交流评价、讲述感受
         有体验的学习总是使学生感到兴奋,有话可说。临走时还有学生忘不了拿走自己亲自做好的小动物粘土,“课结束,趣犹存”。
         学习《海洋教育》课程又能亲手制作喜欢的海洋生物,实物操作则能满足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要求,利于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掌握技能。
3.模拟体验式课堂指导模式的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安排好学习场地,创设合适的学习场景,时间和空间能保证。二是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爱护劳动工具的教育,三是要重视规范操作及劳动安全教育。
(三)延后训练式指导模式
       1、实际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教学器材,教学时间的限制,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得到即时的锻炼。延后训练式教学弥补了这种不足,它明确地将“家校结合、延后训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2、在2014年的春季,尝试微课进入课堂之后,为了能满足孩子们对不同学科的需求,成为了微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行一步,在通过对学生们的认真观察,发现——制作手抄报,成为了各门学科对于成果展示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它集书写、制版、绘画、色彩、空间设计等多种元素,这就需要孩子们有充分的综合性技能。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进行综合实践的延后指导模式。我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孩子们急于解决的手抄报的版面设计进行了微课制作,充分将综合实践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技法运用到课下的学习中,在满足了孩子们求知欲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解决了一道难题。延后训练指导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演示操作、归纳总结→家校结合、延后训练
3.延后训练式指导模式的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经常与家长沟通,二是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三是引导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在指导学生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汇报交流。教师可将活动的照片和录像制作成课件,组织学生观看,帮助学生回忆整个调查、整理、制作和展示的活动过程,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动脑筋,把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大胆地运用在自己的设计制作活动中,力求创新,在调查和整理过程中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调查问卷和整理方法,并在制作的作品中备注制作说明,配上设计图等等,有效的将综合实践劳动技能语创新实践相结合。
         新时代的教学离不开创新和发展,如何能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才是我们教师最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纲要
[2]郭元祥,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