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科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以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郝万露
[导读]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遏制疫情的继续蔓延,全国所有学校都延迟开学,小学生也正在经历一个极为特殊的寒假。
        郝万露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                   100190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遏制疫情的继续蔓延,全国所有学校都延迟开学,小学生也正在经历一个极为特殊的寒假。2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1],该通知指出,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面对学生居家学习的现实条件,如何更好保障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对于科学教师是一次新的思考与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4月13日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学生主要通过参与空中课堂与校本课程内容学习,来参与科学课程学习。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多高,学习效果怎样?通过对1-6年级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调研以及学生作业反馈情况分析得出,几乎所有同学都会学习语数外课程,78%左右的学生在家也会坚持锻炼身体,50%以上的学生会进行居家劳动,但只有50%左右的学生参与科学课程的学习。可见,学生科学课程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主要原因有三:语数英课程比较重要,需要强制性完成相关作业,科学老师没有强制要求完成作业,自律性差的学生自动选择不进行相关学习;家里缺少相关的实验材料,空中课堂很多实验无法完成;科学课程的趣味性不强,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面对调研和访谈中暴露的问题,如何改变评价方式、怎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趣味性强、实验材料唾手可得的科学课程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研讨的重点。
        二、解决方式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人们对在线学习的理性反思基础上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构,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评价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2]。
        本次教学实践尝试中,主要通过重构实验材料来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开发学科融合式的教学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混合;采取自评、师评、他评的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混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线科学课程学习参与度,实现有效教学。下面将以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磁铁》单元为例,主要对以上三个措施展开详述。
        (一)重构实验材料,实现学习环境混合
        《做一个指南针》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能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在学校进行学习时,教师一般会给学生提供钢针或缝被针、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盛水盘等材料,但是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时,很多同学找不到吹塑纸,教师则可提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更多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材料,进行实验。
有学生通过使用泡沫塑料、塑料纸、花生壳、鸡蛋壳、小纸船等多种材料,制作完成该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比研究,发现了小船更易操作、灵敏性和稳定性更强,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材料是科学实验的基础,专业性的科学材料在学生心中是神秘的,将专业化的材料(磁铁)与生活中的材料(缝被针、鸡蛋壳、花生壳等)相结合,将科学学习趋于生活化,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融合学科资源,实现学习资源混合
        《磁铁》单元所涉及的都是专业化比较强的实验,比如探究磁铁的磁性、探究磁铁两极、研究磁极与方向的关系等,离学生的距离有些远。但是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其实学生对磁铁的研究兴趣是极为浓厚的,他们只是还不习惯用如此专业的方式对磁铁进行研究,他们更乐于玩游戏的过程中习得科学知识。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结合二年级科学《磁铁》单元内容,语文、美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开展了“有趣的磁铁游戏”的校本课程内容,补充空中课堂内容,实现学习资源混合。同学们脑洞大开,磁铁走迷宫、老鹰捉小鸡、铁粉滴漏、铁粉跳舞、磁铁鱼戏水、磁铁皮影戏等游戏层出不穷,创意无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习得“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开发学科融合式的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资源的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实现评价资源混合
        线上教学伊始,学生主要通过班级微信群上交科学作业,科学教师因为教的年级比较多,有时候来不及给同学们及时评价;有时候因为新信息会覆盖学生作业;有些家长比较忙,有时不能及时在群里上交学生的学习成果……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科学评价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
        通过学科组教研,最后采取的措施是使用“每日作业”小程序打卡提交作业,学生随写随交,教师集中时间点评辅导,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点评学习;每周上课前将上周的学习结果反馈在班级群里,展示提交作业学生光荣榜;收录优秀学生作业,利用VUE软件制作视频,发在班级群里供同学们学习。
        通过几个举措,由原先的教师点评,变为师生共同点评;由原先的完全自愿式的作业提交要求,变为鼓励式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与反思
        1.总结
        在实践中,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由之前只有50%左右学生提高到85%。
        (2)学生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之前学生只是简单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私信给我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3)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呈现出作业从无到有、从一般到质量更高的转变。
        2.反思与研究
        当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与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1)首先,丰富、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是基础,课程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生成性资源的形式还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2)内容的适应性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本研究是以拓展性课程为例开展教学试验的,但它对其他课程特别是知识点复杂、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1]教育部. 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EB/OL]. 2020 [2020–02–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12_420385.html
        [2]张静,聂章龙.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