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吴小扁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吴小扁12 徐晓烨2 周望开3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3: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操作不当会引起较多的问题,如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将预防水土流失当作各项工作的重点。本文探讨了生态修复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应用
        引言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受到水土保持问题的制约。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相关单位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在大多数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水电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根源,减少因水土流失引起的肥沃土地的侵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环境问题。提高在水土资源利用建设和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有效解决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一、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作用
        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针对自然规律对自然生态系统展开人工修复的一系列过程。生态修复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修复,而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植被多样性,注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塑、引导、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无法直接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但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为自然恢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速率。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丘陵、山地的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门多学科科目,包括环境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整个生态项目建设十分复杂。所以,我们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好环境规划,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同时,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1.自然退化生态修复技术
        根据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导致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生态退化问题,因此想要从根本上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首先应该从对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入手,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情况来对其进行治理和解决。例如:对于盐碱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利用一些稻草等植被被盐碱地进行高山,同时对周边地区进行围栏封育,减少植被的损失率,同时对于那些水资源相对比较丰沛的地区,相关部门可以考虑修建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来进一步推动水土流失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2.经济林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经济林木的生态修复,相关部门可以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善原有的单一经济林开发和利用的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立体开发、循环使用的新模式,提高经济林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经济林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模拟生态食物链结构的运行模式,环环相扣,形成整个生态林运行的一条龙服务运行,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对稀缺植被的生态修复技术
        随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森林植被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相关部门想要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治理,可以考虑从退耕还林、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方面进行入手。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坚决杜绝非法开垦林业用地;其次,在相关农村地区进行保护林业资源的宣传活动,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第三,对于粮食种植用地方面,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可以考虑增加对于农家肥料的使用;第四,在农家取暖原料的使用方面,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柴火取暖的方式,可以采用节柴灶和沼气供暖的形式,进一步推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三、生态修复在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1.做好表层种植土的保护工作
        在目前环境恢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土壤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环境恢复的结果。过去,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使用了相对广泛的施工方法(例如开挖弃渣)来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土壤遭到破坏。同时,工程矿渣在施工后被倒回到土壤中,导致回填土壤中无法再种植植物,植物也无法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注意水土保持,施工技术容易破坏土壤表面施工残渣容易破坏地表植被。为此,我们必须保护表层土壤和地表的植被,以防止发生水土流失问题。
        2.减少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原有生态系统
        在开始水利水电项目时,必须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并保护原始生态系统,这才是最有效地生态恢复方式。水利保护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破坏区域,这会导致原始表层植被受损,失去了自身的生态修复功能,肥沃的土壤被裸露的施工场地所取代,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而且还增加了植被恢复的复杂性。尽管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在土地分配红线内进行,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在红线范围内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开植被良好的区域,对施工用地进行严格监督,从而对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进行提高。
        3.强化机制,加大投入水
        水土保持工作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必须发动广大群中进行积极参与。很长时间以来,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很少关注防治技术性土壤侵蚀,特别是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减少对土壤和节水手段的投资。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开始之初,有必要要求施工单位将保证水土流失的保护金以保证金的形式转交给地方自治政府的有关部门。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水电建设费用应包括在水电建设项目的总预算中。
        4.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布置
        对水土流失治理主要考虑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耕地进行退耕种植水源涵养林及经果林、一级保护区内的坡耕地退耕成水源涵养林、二级保护区的坡耕地退耕成经果林及栽种牧草、对已经退耕尚未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的经果林区域栽种牧草等;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疏幼林进行封禁治理;对河道的治理考虑设置谷坊来减少进入水库的含沙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已经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水土流失现象中采用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高度的重视自然条件,将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生态自然修复的客体活动开展,提升生态自然修复效率。想要将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就必须选取适当的运用方式和手段,综合的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提高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成效,从而将生态自然修复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赵京.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73.
        【2】宋晓峰,洪振华,景湘婷,郭垚鑫,何刚.水利工程中生态修复的拟自然理念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9(34):233~234.
        【3】雷世清.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26):38~39.
        【4】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294-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