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 冯上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冯上
[导读] 摘要:海绵城市也可以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对城市洪水以及内涝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辛集市园林绿化建设养护服务中心  河北省辛集市  052360
        摘要:海绵城市也可以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对城市洪水以及内涝等问题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基于此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其对于发展良性水文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方面的运用,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海绵城市;运用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基于海绵城市原则的城市公园项目主要旨在减轻城市排洪压力,减少排水污染,促进雨水的最大利用和扩大城市景观。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项目注重生态优先事项,将自然程序与人工程序结合起来,减少了生态水资源危机并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中国的水资源相对稀缺,同时,他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频繁的洪水的困境,导致大面积水生环境的丧失。为了克服这种系统的,普遍存在的水综合症,必须将海绵城市的建筑物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养护模式的概念,它们是系统的和全面的。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主要是基于中国水特征和水问题的结合。加强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景观工程中的应用,偏离传统的水适应价值,以景观为载体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论的规模,是通过更好地利用多层施工方法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生态问题综合解决的基础。
        2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的连带性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性提升,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及人们生活改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中创新风景园林设计对建设绿色城市具有实质性辅助作用。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为城市居民生活化活动提供相应资源,且景观中各类植株通过大幅度净化空气中粉尘及降低噪声污染等,为城市提供更多氧气支持,为构建适宜居乐居城市生活环境发挥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点在于强调景观规划设计实用性、合理性与可拓展性,基于切实规划设计再度突出城市生态环境的宜居特点,以提升城市水土、空气质量。加之通过园林分级规划,可更为科学、直观分析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消除外部干扰,打造优质生态系统。绿色发展的白热化时期下,风景园林设计必须更新理念,对各类植物、道路、绿地等采取针对性的防患于未然的养护管理措施,并分析自然生态学相关理论,科学认识风景园林生态学对城市风景园林的影响及重要性所在。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使用
        3.1选择合适的海绵体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保持现有园林景观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以及保护。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某些海绵体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海绵体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破坏,或者设计人员所选择的海绵体并不符合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直接影响海绵体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于福建等南方地区,其降雨量较大,因此一定要充分分析当地的生态环境、降雨量等选择合适的海绵体,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另外,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也要加强海绵体质量的检查,保证海绵体不会受到破坏,提升其应用价值。
        3.2雨水收集、储蓄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中所包含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雨水的收集工作,所以,对一些具有渗透性的铺装原料进行建设应用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雨水进行收集的工作强度。此外,对生态水渠和缓坡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排水沟的设计和落实,以便充分发挥出蓄水的功能。同时,重视集雨绿地和人工湖的使用和建设,更加有利于凸显雨水的储存能力。

除此之外,雨水湿地等现象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在一些城市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地区和水生生态系统地区的创建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影响作用,有利于涵养水资源,保护水土.
        3.3绿地植被规划设计方面
        海绵城市理论主张简约且发挥其最大效用性,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无需改变过多地形起伏状况,应结合起步地形特点以灵活运用.例如低洼区域可设计为小型分散式蓄水池或排水点。设计人员应根据各类植物的根系分布,保障其安全成长基础上合理设计集水坑塘,并围绕其合理栽种乔木、灌木、草植等植物。因而实践设计中,必须精准定位地下管网以及对应排水口方位,结合景观设计需求合理划分低洼地流水通道。如此设计可基本满足园林绿地排水需求,同时还可保留绿地起伏变化特征,提升绿地景观趣味性及其观赏价值。总之实践设计中,由于植被种类、人工湿地等均为强效水质净化因子,与水质自我净化效果具正相关连带性,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对其高度重视。
        3.4生物循环运行系统设计方面
        生物循环运行系统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例如风景园林人行广场、停车场等区域,即应首选渗水性能较强的面层铺装,通过渗水地面可更好反射热量,保障最大程度化发挥园区土壤生态作用,从而避免集中降水致使产生大面积积水问题,对此可在风景园林中设置尽可能完善的雨水循环系统,通过雨水收集及绿色屋顶辅助收集,使其各个管道导入过滤器,最终促使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更有效应用于植被草沟灌溉,将雨水管网整合汇集至生态池内。此外,通过水面长时间蒸发,有助于形成良性水循环,更有效解决雨水径流问题,降低对自然降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此外收集雨水景观植物灌溉,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城市水资源消耗,进而降低风景园林管理维护成本。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即已经全方位建成海绵体,公园中内设有雨洪收集、循环过滤、湿地净化、再生水应用等设备设施,整体蓄水量较大,节水、养水等能力较强,且同时体现公园多元化美感。
        3.5水体与堤岸覆盖
        城市河流和水域经常有一系列不自然的人工覆盖物用于建筑。特别是原始的排水渠或完全封闭的城市河流。结果是建立了一条完全将河水分开的人工排水渠。从地面。因此,需要对水体和堤防覆盖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于公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要将河流地区转变为花园设计过程,首先要满足公园的设计要求,因此要建造人工排水,稳定储藏以及水上景观和水上娱乐设施以满足公园的要求。必须设计成可形成海岸线的海绵,实施城市理论的概念。
        3.6基于园林雨水净化系统的分析
        在花园水净化系统中,这主要通过土壤渗透净化和生物处理净化进行处理。土壤的渗透净化主要是草,它渗透雨水,收集渗入的雨水,最后在净化槽和循环槽中循环利用。有机净化处理主要是使雨水通过植物富集和代谢解毒来吸收有害物质和过滤器,同时浓缩雨水中的元素和杂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和园林的景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是现代生态设计的里程碑之作,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化转型。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协调发展,二者相互影响,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宜居、节能环保、绿色的生态化城市空间。实践工作中,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及风景园林规划知识,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核心导向,结合水土保持等理论支持,广泛覆盖道路、建筑、绿地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建设生态化城市。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刘海龙.“海绵城市”多面观[J].建设科技,2020(07):1.
        [2]刘文艳.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20(04):88-89.
        [3]章银柯,王恩,张珏.杭州建设海绵城市之若干案例分析及前景探讨[J].现代园艺,2019(11):129-131.
        [4]周江红.浅谈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