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探析 张超伟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超伟
[导读] 摘要: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口头讲解的教学方法,难以获得理想化教学效果。
        铁力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铁力  152500
        摘要: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口头讲解的教学方法,难以获得理想化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需求等,有效引入示范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示范
        引言:美术教学的操作性较强,传统、简单的课堂讲解无法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示范教学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示范教学法,以期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的重要意义
        1.1激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对绘画作品进行侃侃而谈,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会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时,初中美术教师如果能够引入示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讲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接,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模仿欲望激发,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确保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水墨画鉴赏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凭借简单的语言来对水墨画的水墨韵味进行描述无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此时如果在现场示范一幅水墨小品,将会使初中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体会到水墨韵味的美妙之处,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特色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初中学生就可以从欣赏教师的范画逐渐转化到欣赏教师的讲解,有效对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有效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参与到美术教学中[1],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
        1.2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美术作品中涉及的色彩、形象、图案等视觉元素,以及创作者采用的材质和方法、手段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美感。因此,任课教师通过有效示范美术作品绘制的过程,可以将这些元素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接看到整幅作品的完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技巧的理解与记忆,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感悟能力。
        1.3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在初中美术实践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主题选取合适的美术示范作品,进而引导学生针对示范作品进行临摹和模仿学习。在学生针对示范作品临摹学习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进一步解析绘画作品中涉及的美术技巧等。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用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解美术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在头脑中具象化地理解美术知识,也难以通过自己的画笔创作美术作品[2]。因此,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实际展现和有效示范,使学生获取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清晰观察美术作品中的技术细节和艺术手法,推动学生作品临摹质量和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初中美术有效示范教学的实施策略
        2.1依托生活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要想提高审美,学生就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美术课本中包含许多插图。学生在自己看课本时只会浏览其中的图片,而不会深入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这样,美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学生总是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知识,也不会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展生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例如,在讲解“了解纹样”这一课时,笔者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许多纹样图案。这些纹样都源自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搭配、绘制先前准备好的纹样。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会参与进去,在学生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也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2.2有效示范美术创作技法
        初中阶段的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教材编排中,往往涉及许多经典的美术作品。对此,任课教师除了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艺术美,还要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学习这些美术作品中应用的美术创作技法,并将所学知识、技法应用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此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示范,针对美术创作技巧的传授开展有效教学。如,在初中水墨画课程教学中,教师单纯依靠语言讲解,往往难以使学生有效理解绘画过程中的“颜色叠加”和“颜色融合”两种技法之间的区别。此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巧,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绘画效果需求下的用墨、用笔技巧。这样,教师就可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根据“颜色叠加”和“颜色融合”的不同绘画要求调配墨色与水分;同时,为学生示范对应过程中涉及的笔法[3]。通过这种示范性的教学,教师能够使学生在感受到美术作品美感的同时,更加牢固地掌握其中涉及的美术创作技巧。
        2.3依托趣味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兴趣对学生的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托趣味课堂继续教授创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并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品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可以让他们评价名家创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鉴赏方法和评价方法。例如,在讲解“情感抒发与理念表达”这一课时,笔者课前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梵高的作品《星月夜》,通过这幅作品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如“作品是在表现什么?”“作品依托的背景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名画的方法[4]。
        2.4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开展示范教学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美术元素,往往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在美术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的层面出发,深入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临摹,缺乏自主思考和自主创作,创作出一些雷同、相似的美术作品。对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身对美术的理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彼此的作品。这样在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技法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自身的自主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2.5依托创造想象,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尤其重要。初中学生的思维转换得很快,常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想象力是学生的一大特点。但在现实中,教师往往不重视这个特点,总是让学生采取临摹、照搬照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变得越来越刻板,不能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创作,阻碍了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只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再根据书上的理论知识给予指导,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作与名家画作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为初中学生讲解美术知识时,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重点。教师只有自己意识到审美的重要作用,才能把它科学地、适当地应用于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利用生活课堂、趣味课堂及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提高审美,掌握重点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3):122-123.
        [2]巢萍.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4).
        [3]王常波.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30.
        [4]成宾.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示范的重要性分析.赤子(上中旬),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