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孙玥
[导读] 摘要: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一直秉承“以车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道路仅是人、车的移动通道,是一种基本的城市构筑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如何保证车辆高效率运行,尽可能避免行人对行车造成干扰。
        宁波公路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一直秉承“以车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道路仅是人、车的移动通道,是一种基本的城市构筑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如何保证车辆高效率运行,尽可能避免行人对行车造成干扰。该设计理念直接导致城市道路建设不根据地形特征进行调整,多地城市形成单调的道路结构,忽略了交通环境的营造。客观而言,我国人口密度大,故道路交叉口错综复杂,交通系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想要进一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满足人性化需求,就应区别化、人性化、具体化的处理各类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方案,尽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以及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人性化设计
        引言
        交通是现代城市中一项关键基础设施,其对生活在城市中居民的出行,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道路工程的研究意义重大。道路交叉口是道路设计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因此,要对道路交叉口设计情况进行优化,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性。
        1城市道路交叉口人性化设计概念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交叉口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指标。相对而言,我国的交通设计规范制定时间较晚,该领域长期处于缺少标准、规范的状态,早期的道路设计多采用粗放设计方案,没有全面处理城市交叉口运行存在的多种矛盾。比如,道路交叉口空间设计片面强调对称,整体来看基本工整,但是一旦车流量增加,就会出现拥堵现象;交叉口冲突区域面积过大和道路行车道数量不匹配,进口道路宽度不足,标志不规范或者标志不明显,行人过街设施数量过少,等等。许多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基本停留在简单定时阶段,对交通信号和交通流量的关系认识不足,对信号色彩、形式使用不当。人性化设计基于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设计态度,将“以人为本”作为中心思想,主要确保设计的全面性以及细致性,要求道路交叉口设计突破传统模式化、表象化的设计理念。以交通需求、车流量为基础,合理划分车道功能分区、车道进口宽度,并通过反复调整获得最佳方案。比如,安全岛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考虑到不同种类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直行过程中的空间需求,同步仔细核对设计参数,避免出现车辆压安全岛的问题。另外,人性化设计理念下,道路交叉口设计应仔细划分公共汽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流动方向,通过设计不同的地面铺装物,同步设计边界,形成一个边界线完整的交通体系,尤其是道路交叉口冲突区域,应通过地面划线来协调冲突。在控制管理方面,应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得出各类交通流的冲突模型,围绕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道路交叉口,采取差异化的控制策略,同时根据各类交通流特征采取差异化的相位结构。
        2交叉口规划设计措施
        2.1预留交叉口用地条件
        (1)对交叉口红线进行拓宽,以满足增加交叉口车道数布设的要求。
        (2)一般情况下红线应对称拓宽,条件受限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拓宽,以满足车辆排队、公交车停靠、转弯视距的要求。
        2.2组织渠化交通
        通过交通岛和绿化带等形式,使得速度不一以及类型不一的车辆或行人如同流水,朝着要求的方向相互不影响的形式称为渠化交通。
        2.2.1进口道的设计
        在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时,对于入口通道的数量要合理规划。需要根据入口处车道的数量确定入口车道的宽度。其中,将道路上段的规划道路数乘以2,即交叉口的入口车道数。
        2.2.2出口道的设计
        在某些受限制的道路交叉口的出口交叉口车道数量,我们可以根据同时进口的最大车道数量少一个的标准来确定。而出口车道则根据最大相同信号位的进入车道数量来确定。道路宽度和出口车道的宽度则需要根据增加的出口车道数来确定。出口道路的长度必须根据出口道路的延伸部分来确定。

因此,城市道路交叉口还必须具有合理的出口车道数、车道宽度和出口长度。
        2.2.3车道口的划分
        车道划分的目的是将每个车道中的流量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方向进行组织。根据道路的宽度和车道上的行车方向,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划分车道的功能。如果每条道路的交通流都较为紧张时,则可以设置专用车道。对于非机动车的交通,可以设置分车道或者分离带将快速和低速交通的流量进行划分。
        2.2.4导流线的设计
        较大空间的交叉路口会相应增加冲突的范围。如果没有引导,对道路交通的运行和控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交通顺畅并限制车辆的随意性,有必要在交叉口处设置导流线以限制流动位移路径。在因为入口道路扩大和车道错位而导致的道路中心线偏离地段,需要设置直线交通引导线。并且将左转引导线设置在多相控制的交叉点处。
        2.3缩短人行过街距离
        (1)为缩短行人过街距离,引导机动车减速右转,在交叉口设计阶段应采取较小的路缘石半径。
        (2)在满足左转弯半径要求情况下,人行横道应尽量前移(即往交叉口中心靠近)。
        (3)为保证人行过街安全,对于前移人行横道后大于16米的人行横道,可通过局部调整车道标线以增设二次过街安全岛。
        2.4妥善处理非机动车交通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叉路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前行方向一致。并且非机动车专用车道的直行信号灯与左转信号灯也与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信号灯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以非机动车和行人一体化的理念来对分流进行设计。
        (1)为满足交叉口非机动车巨大过街需求,可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前或后不影响车辆行驶的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
        (2)对于非机动车流量大的干路交叉口,可利用人行横道前空间设置非机动车左直待行区,等待面积不宜小于40平方米。
        3城市道路交叉口人性化设计案例
        以我国某省会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为例,简要介绍该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人性化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点。设计者将畸形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分为三个轨道明显的交叉口,通过引流线进行路线分析,同时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内部增加交通岛,达到引导车流的作用。然后确定城市道路交叉口主要车流,在信号控制方面,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交叉口内存在的公共交通站点,通过信号控制以及交通标示,引导城市道路交叉口内部车辆绕行,从而避免公共交通汽车和社会车辆的相互干扰,充分提高公共交通安全。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道分析、信号周期分析,设计者利用微观仿真工具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优化,保证各个方面的通行需求得到兼顾,确保城市道路交叉口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通行效果。
        结束语
        客观而言,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因各个地区的交通情况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故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需要不断提高设计水准,不断革新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交叉口人性化设计只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命题,在此基础上,望广大从业者深刻认识到各个地区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存在的弊端,不断深入研究,提高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这个“弹丸之地”的重视,建设出更加高效、安全的城市道路交叉口。
        参考文献
        [1]辛俊媛.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3(7):234-235.
        [2]苟娟琼,李佳遥,穆文歆,等.基于WSR方法论的道路交叉口行为情境建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89-99.
        [3]周嗣恩.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交通,2019,17(5):39-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