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友关系发展的历史变迁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祝真森1 吴汉涛2 刘宥余3
[导读]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相应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相应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党的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大学正处在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过渡阶段。通过观察中国大学的现实境况可以发现,大学在实现空前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资源短缺、社会声誉难以维系、自我治理能力如何提升等风险或难题,而对于那些“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讲更是如此。大学的改革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社会逻辑与教育逻辑间寻求发展合力。
        关键词:大学—校友关系;学缘关系;关系建构
        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其命运就与校友联系在一起,也使大学-校友关系成为研究和研讨的必要,考察二者关系的历史变迁,其关系得以展开和推进的组织及活动样态就成了两个重要的观察视角。新时期,大学-校友关系虽有所发展,但囿于“募捐-捐赠”的关系模式而难以生成更高层次的关系。为此,新时代的大学要获取校友稳定且持久的支持,就不能仅仅将大学—校友关系建构作为一项为学校筹措经费的活动,还需要将其置入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治理框架内,这不仅在实践中有利于校友的发展,也必将在每一位校友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大学各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一、慨述
        要谈及大学,自然就离不了校友。在瑞士著名学者吕埃格所主编的《欧洲大学史》一书中,特别突出了这么一句话,“大学都是通过那些进入和离开大学的人在社会中得以定位的”。在这句话里,“离开”大学的人,显然指的就是校友。这也就是说,正是在校生和校友成就了大学,也可见校友的重要性。所谓校友,一般是指在某一学校曾接受过某一层次或类别教育的人士。相对于来自中、小学校的校友,大学的校友在年龄上已属成年,综合素质和社会地位较高且分布广泛。谈到大学-校友关系,我们应该会自然地想到,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尤其是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校友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支持的大学来讲,更应该思考这一问题,在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做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循着一定角度和逻辑,考察或梳理大学-校友关系的历史变迁,以从中体悟和把握这一关系的实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大学—校友关系
        大学—校友关系建构的逻辑前提学缘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也被称为人际关系[1],即通过在某一个机构学习或培训建立起来的学生、校友、教师、机构等相关个人、群体或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大学与校友之间的学缘关系,某个人一旦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一所大学,注册成为这所大学的学生,那么他便与这所大学具有一种不能再改变的学缘关系。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这种学缘关系,才能谈得上其他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当然也包括本文的研究主题———“大学—校友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学缘关系是先赋性的、基础性的。与血缘关系衍生出亲情、地缘关系衍生出乡情不同,学缘关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则可以衍生出校友的母校情结。
        人作为社会人,走出校门后大都会有一份母校情结。但是,母校情结毕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情结,平时都潜藏在心底,往往不会自发产生,只有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才能萌发出来,也只有在一定条件的促发下,校友才能产生回报母校的意念和行动。因为在平常的环境中,校友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大学没有什么互动和沟通,也可能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忽略了自身所具有的校友这一群体性身份。这种现实意味着大学与校友之间虽具有学缘关系,但也只是一种情感基础,只是为校友母校情结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意味着大学必须以制度性的关系安排(如组建校友会、开展校友活动),即通过大学—校友关系的建构,才能将校友的母校情结不断激发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校友产生支持母校的意念和行动。同时,我们还经常听人讲,“校友是大学的伙伴”[“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校友”,如此形象化的叙事都在叙说大学与校友之间的一种关系,即校友对大学是有诸多助益的,大学是离不开校友的。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终身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校友多方面的支持。大学与校友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显然也给大学—校友关系的建构预设了一种逻辑上的前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因素使大学与校友二者之间能够成为一种既必须又必要建构的关系,对大学来讲,弄清这一问题,才能使大学—校友关系建立在理性、客观的基础之上,大学也因此才能有需求、有动力去推动大学—校友关系的建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校友工作。
        三、大学—校友关系建构
        1、大学社会声望及排名的提升需要校友的支持一方面,大学社会声望的维系与提升需要校友的支持。大学的社会声望一直是大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大学—校友关系的成功建构,能够有效释放校友关注母校、宣传母校、支持母校的氛围和动力,在为母校带来财力支持的同时,自然也就维护和提升了大学的社会声望。因为校友本是大学社会声望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此还被形象地称为“大学免费的公共形象宣传大使”。在这方面,一些在某一领域有贡献的人士,或有着较大社会媒体关注度的人士,其校友身份可以更为有效和快速地强化社会对其母校及该校毕业生质量的积极认可,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大学的社会排名需要校友的支持。目前,校友捐赠规模的大小或校友捐赠率已成为大学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此,一些媒体更是直接地把校友捐赠额度的大小作为评判一所大学办学实力的依据。正所谓“这榜那榜,不如校友捐赠排行榜,一些主流的排名机构在进行世界大学排名时,年度校友捐款率就作为其评价指标之一。
        2、大学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校友的参与人作为理性的存在,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同样,大学也需要自我管理并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其能否让政府放手大学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获得办学自主权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大学走向卓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必要条件。谈到校友在提升大学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丑闻”等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对一个企业来讲,建立一个大部分成员都来自组织外部的理事会,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理结构。作为“社会人”的校友,作为对母校普遍有感情、关心母校发展的校友,自然可以作为大学理事会的最佳成员,起到维护大学自主管理、提升大学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友关系的建构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以及社会属性的回归,同时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大学,必须将二者关系置入到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治理框架中。新时代大学—校友关系的建构,将有利于突破目前存在的诸如“校友工作就是学生毕业离校后所做的工作”“校友只是一种可利用的办学资源”等思维局限,有利于大学将院校整体发展与校友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校友工作与“一流大学建设”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等,在促进每一位校友发展的同时实现大学各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童旭光,何海燕,胡鞍刚.大学软实力理论与战略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3.
        [2]赵德国,蔡言厚,党亚茹.大学评价研究报告[R].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3]罗志敏.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培育“支持型校友”[N].光明日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