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造“大千文化”品牌中建设“文明内江”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汪玲
[导读] 摘要:要促进某一地方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文化,用地方特色文化推动地方文明昌盛。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内江市应该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文明内江”建设工作,做好“大千文化”品牌推广工作。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4
        摘要:要促进某一地方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文化,用地方特色文化推动地方文明昌盛。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内江市应该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文明内江”建设工作,做好“大千文化”品牌推广工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观”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生平事迹打造“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城市名片,展现将“大千文化”品牌融入到“文明内江”建设工作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融入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张大千;“大千文化”品牌;文明内江;文明观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现代化、文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内江市着力打造张大千文化品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整合内江文化资源,确定文化内江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内江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内江的对外影响,提升内江城市形象,促进内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1]”。那么,为了打造好“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文化品牌,内江市政府应该如何通过讲述张大千的生平故事,从而让内江市民了解到为什么是打造“大千文化”品牌?怎样从“文明”的角度去探测大千文化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形成“大千文化”的品牌效应,使其成为内江的代名词?
        一、打造“大千文化”品牌——走进张大千
        虽然内江市的工业发展水平比不上德阳市,农业发展程度比不上成都市,甚至旅游业也比不上乐山市,但内江名人众多,有“蜀中四大家之一”的赵贞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新闻巨子”范长江、“国画大师”张大千等。拥有这么多文化优势,内江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打造“文明内江城”,争做“文明内江人”。内江市为了打造“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品牌效应,首先应该讲好张大千的故事,通过介绍他自由洒脱的青年时期;成熟稳重的中年时期;以及精神矍铄的老年时期的经历,让大众明确感受到国画大师的魅力,明白该市极力打造的大千文化品牌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一)自由洒脱的青年时期
        张大千于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其父张怀中由于吸食鸦片导致家道中落,但即使是在恶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张大千,却有着一般人所无法接触到的先天优势,其母曾友贞“善刺绣和剪纸,工笔花鸟也很有功夫,在当地颇有些名气,被人称作‘张绣花’”[2],加之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的影响,使得张大千从小便耳濡目染有关绘画的信息。青年时期的张大千之所以自由洒脱,与他的一段神奇经历有关,在他17岁时与同学结伴从重庆返家途中,被土匪拐去当了100天左右的“土匪师爷”,也正因如此养成了其不喜欢受束缚的个性,为躲避家人催婚,决心“遁入空门”,但并未完全脱俗,还是遵从母命与表亲结婚。
        (二) 成熟稳重的中年时期
        因为年轻时期的“不安分”,被二哥张善孖带去日本求学,张大千因此了解并学习到日本画的画法,归国后又师从曾农髯、李瑞清两位大师门下,学习书法和绘画,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机缘巧合之下,张大千携家带口的远赴敦煌,开始了三年之久的临摹壁画之旅,这三年对张大千的性格影响深远,使其更加成熟稳重。因为在敦煌的一切都是自费,所以为了养家张大千不得不卖掉许多珍贵的名家藏画。张大千能驾驭多种绘画风格,模仿不同时代大家的绘画作品,与他早期艰苦钻研和“天赋异禀”不可分离。
        (三)精神矍铄的晚年时期
        张大千的一生都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绘画事业而奋斗,足迹遍布各大洲,在国外旅居数十年,思家思乡的情绪没有丝毫减退,终于在耄耋之年回到了第二故乡--中国台湾。由于晚年眼疾严重,只能只眼作画,但仍然没有消减张大千对绘画的热爱和痴迷,“张大千晚年在继承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揉入西方的光影效果,创造了泼墨泼彩画法”[3],他将这种独特的画法与中国传统的东西相结合,创造出《泼墨朱荷》、《泼彩山水四屏》等画作。
        当然迄今为止社会各界对张大千的个人作风的评价仍是褒贬不一的,特别是其在晚年选择回到中国台湾这一决定令人费解。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忘记张大千在绘画上的造诣之高,同时,“异国之旅”没有磨灭大师心中的爱国情,没有忘记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的使命。内江市在建设过程中选择以张大千的绘画历程为文化根基来打造“大千文化”品牌,正是因为看到了张大千遗留的优秀绘画作品中蕴藏着发展潜力。
        二、“大千文化”品牌融入建设“文明内江”的必要性
        对张大千的生平做了介绍之后,能够对打造的“大千文化”品牌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如今内江市要打造的“大千文化”品牌并不仅仅只包含张大千绘画的系列事迹,而是把“大千文化”品牌作为内江市文明建设的一种简略但不简单的表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后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同时国家也更加注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与该城市是否具有文化气息密切联系的,内江市在这种关键时刻做出将“大千文化”发展成系列文化品牌的决策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内江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其文明素质,在全市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一)利于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过去的内江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没有强大的工业根基,也没有系统化、标准化的发展模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中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留在内江看不到发展前景,因此大多都选择外出谋生,导致内江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后备军不足,人才缺乏等现象,没有年轻活力的注入自然无法开拓广阔的市场。然而近几年来内江市在发展中找准定位,将“大千文化”品牌融入“文明内江”的建设中,通过发展“大千文化”品牌既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员,其系列品牌也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紧跟国家倡导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表现,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观的引领作用,对提升内江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而有利于提升内江市文明建设水平,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利于培养文明建市的氛围
        曾经的内江市被说成是“四川十大暴力城市之一”,一部分原因是当地政府没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观的宣传工作,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以致于整个内江市在建设现代化的步伐中“停滞不前”。同时,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忙于应付上级检查工作,并没有切实让市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观”的熏陶,大多数市民对这些宣传标语视而不见,而有的学校也只是单方面要求学生牢记这24个字、12个词,却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其所蕴藏的价值。直到打出了“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口号,内江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重视起该市社会文化氛围的培养,明白了文明建市的重要性。内江市为了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内江市民的头脑,以至于在建设“文明内江”的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成功跨入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轨道上。


        (三)利于挖掘张大千的价值影响力
        张大千作为闻名于世界的国画大师,其非凡的人生经历、阅历和实力蕴藏着极大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内江市的发展带来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为打造“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文化品牌带来巨大优势。文化价值体现在:“近年来,内江市深入挖掘大千书画艺术内涵精髓,大力实施‘书画艺术普及工程’,成立了张大千美术学院、大千艺术学校,常态举办‘大千艺术周’‘大千故里万人书画’等系列活动,书画教育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大千故里’、‘书画之乡’、‘文化之乡’享誉中外”[4]。内江市支持在各个校园里宣传推广张大千画法,开设专门学习传统绘画的艺术班。借用张大千享誉国内外的名气宣传内江市的地方特色文化体系,通过地方文明的发展将内江市与世界连接起来。经济价值体现在: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好了,自然会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宣传“大千文化”品牌的同时,建设全新模式的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博物馆共分为南张北溥、面壁敦煌、东张西毕、艺坛宗师、大千世界五个单元,通过相关的资料和作品展现张大千的艺术人生”[5]。用书画的魅力去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朋友相聚内江,便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利于打造更加完美的内江。社会价值体现在:在全市宣传“大千文化”品牌,贯彻落实到每一家每个人,在自然而然中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氛围。有了经济价值做基础,从而推动文化价值的彰显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所以将“大千文化”品牌融入内江市的文明建设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如何将“大千文化”品牌融入到“文明内江”建设工作
        首先内江人必须先了解内江,了解打造的“大千文化”品牌,才能做好“爱内江、建内江”的工作。“有的人由于不熟悉、不了解、不知家乡可爱之历史,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只知道艳羡人家,从而失去自信心”[6]。一个城市文明建设取得进步的表现,是市民道德素质提高的表现。因此文明建设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懈怠,要时时刻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内江市合格的建设者,在弘扬“大千文化”,建设“文明内江”的关键时期,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做好将“大千文化”品牌融入到“文明内江”的建设工作中。
        (一)注重强化“文明内江”的宣传教育
        必须让内江市民了解自己的家乡,就应该做好文化宣传工作。首先,明确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宣传内容的思想性和价值性,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是一味的将“大千文化”品牌中所涉及的文明观内容灌输给市民朋友,而是可以通过组织“大千文化”品牌宣传队,以宣讲会、小品表演等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观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到每一位听众、观众,从而让内江市民自觉在讲文明中投入到“文明内江”的建设工作。其次,利用新闻媒介的手段,制作精美的“文明内江”宣传广告、视频等,并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速度快且广的优势,让更多人知道内江、了解内江、喜欢内江。最后,“一个城市的城市雕塑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加强其文化氛围,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认可”[7]。市政府可以在市区人流量大、有发展优势的地方,如人民公园、大洲广场、万达广场等建造系列讲述张大千生平事迹的雕塑,通过雕塑的形象化、具体化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大千文化”品牌的教育熏陶,有利于宣传内江地方特色文化。
        (二)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8]。首先,内江市党委和政府工作者应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着力,要协调和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群体率先深入践行,发挥优秀模范领导作用,通过打造“大千文化”品牌来促进内江市的发展,从而引领全市各界群众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观。其次,内江市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扶持大千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内江市民提供创新创业的广大平台,并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内江市周边各镇、各乡、各村。如连续好几年将弘扬“大千文化”与举办端午龙舟赛相结合,从而利于扩大对外招商引资的渠道。再次,党员干部要用法律法规去约束和规范自身以及市民的道德行为,不能利用“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品牌效应去牟取暴利从而毁坏家乡的形象。文明创建内江市,从来都不仅仅只属于哪一级党委政府或哪一个部门单位的工作范围,而应该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间通力合作并动员市民群众的结果。
        (三)注重完善文明建市的参与制度
        要做好把弘扬“大千文化”品牌融入“文明内江”的建设工作中,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和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外,还应该落实和完善群众参与制度,让广大内江市民以及外来人口都真正参与到打造“文明内江”的工作中,不当局外人。首先,“文明内江”建设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而不是只有政府部门弄得“热火朝天”。要将该项工作细化到每个小区,每个村镇,这些地方都应该配备相应的“大千文化”品牌宣传的工作人员,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各种形式营造文明社区的活动,建一些免费阅览的报亭、书亭等,提升社区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其次,在各个社区组建志愿者监督机制,调动大爷大妈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通过监督他人的同时督促自己改进不文明生活习惯和行为等,从而确保社区文明和谐的氛围。再次,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也要让他们参与到“文明内江”建设工作中,虽然他们不是内江本地人,但在长期或短期内都居住在内江市区及周边,所以有必要把他们纳入为文明建设工作的一员,通过相应的福利制度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为内江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去办事,必须紧紧团结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好“文明内江”建设工作,弘扬“大千文化”。
        结语
        想要做好创建“文明内江”的工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只靠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这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让“大千文化”品牌深入内江市民的心中,养成自觉讲文明的好习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观”在潜移默化中侵入人们脑海中。内江市积极打造现代化文明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使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使内江市民更加文明。
        参考文献
        [1]内江市政府.内江以大千文化品牌为核心推进文化产业[N/OL].欣欣旅游攻略2009-2-13.https://news.cncn.com/68428.html.
        [2]高海军.百年巨匠-张大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09:3.
        [3]李涵,罗宗良.评析张大千对内江传统文化教育的承上启下作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08,30(4).
        [4]朱玲.传承大千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内江启动“大千故里•翰墨薪传”书画进校园工程[N/OL].搜狐网,2018-06-15.https://www.sohu.com/a/ 236028645_655291.
        [5]擦亮“大千故里 文化内江”城市名片——张大千博物馆即将开馆.内江文化旅游,2019-05-13.
        [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7(2018.10重印):22.
        [7]罗太琦.张大千生平艺术展示方法研究[J].艺术教育,2011(4).
        [8]周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N].青岛日报,2020-02 -23:(4).
        作者简介:汪玲(1996年-)女,汉族,四川内江,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