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田君
[导读] 摘要:美术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长市工业学校  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美术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中学的美术教学,我们的要求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像艺术家那样的观察、创造和审美能力,教学将为我们提供这种创造精神与能力培养的宽广沃土。本文详细的阐述了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结合笔者数年来在美术教学上的工作经验,对中学美术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认识,以期有助于保证美学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教学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经调查,在全国各所中学中,美术课堂所占的比重较小,且许多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看法是片面的,对于美术课程开课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美术课,作为一个接触艺术、了解艺术甚至到最后掌握艺术的一个连接的基础桥梁,在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作用,而经过了良好的基础美术教育的学生往往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些良好的艺术素质在对于学生未来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之时的帮助是举足轻重的。但绝大多数中学对于美术课程持一种“敌视”态度,认为美术课程的开展会大大的影响本校的升学率,把美术课程的开展视为可有可无,且课程开设的课时是远远不能满足美术的深入教学,这与新时代所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大相径庭的,且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整体素质也会因此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绘画训练、临摹欣赏和评论教学四个方面进行实施的。注重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促进观察。观察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察看,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绘画训练中准确的描绘各种物体;以欣赏、临摹教学的实施提升能力。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熏陶学生身心,更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绘画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临摹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应对欣赏、临摹对象有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了解意识,其次,把教学的目的放在以形式美为主要出发点,以作者情感体验为辅。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作品临摹,以坐标格作准确临摹,自由而准确的临摹,选择写实范本进行临模注意在临摹过程中不能脱离成功作品的风格和特点,运用以上三种方法有利于中学生理解和分析、把握作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评论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观察力和参与度。美术课的教学设计要有展评过程,学生对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见,交换看法和启发新观点,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辩、语言表达能力,使美术教学事半功倍。
        三、实施多样化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进师生沟通交流后了解学生,进而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美学基础不同,美术成绩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美术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对于美术理论扎实的学生给予创作技巧指导,对于操作能力较佳但是理论知识较差的学生则在平时上课时多向其提问理论问题,促进学生理论与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师可开展诱导教学,培养中学生空间构建、转换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美术基矗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发现阴影的奇妙处理带来的"立体"效果。老师采用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探究物体之间的距离显示处理,进而总结出"近高远矮"、"近大远小"的成像原理;开展多元美术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

老师可收集学生平时的美术作品,选取优秀的作品开展书法展、绘画展,开设创作墙、创作走廊,鼓励学生对优秀作品观摩、学习,开展校级的板报比赛,鼓励班内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绘画、书写特长参与比赛为班级增光。此外,老师还可将优秀作品投到杂志、报刊等参与投稿活动,鼓励学生发挥美术特长;教师建立科学评价体制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赞赏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同时多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创作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
        四、改革美术教学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和"教学做合一"理论对美术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美术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由美术作品联想到现实生活,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意义所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可利用的工具、材料,因势利导、因材制宜,结合课堂内容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教学就要给予学生时间、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回归自然,引导学生去探索、寻找艺术的本真,这样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里或外出写生,让他们观察生命的律动,学会用美术的语言表达,体悟自然赋予艺术的新意味;爱因斯坦曾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美术课较其他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课堂上一味地注重临摹会禁锢学生感知,艺术不是复制和临摹,而是要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因此中学美术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试错,尝试更为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昂扬多变的挖掘自身潜能,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五、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结合新手段开展新课程
        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中学在开设课程时在考虑到文化课程的学习的同时还不能落下艺术素质教育。基于这种态势的发展,中学美术的课程体系便需要一个全新的调整。比如,在美术课程的课时在整体课程的比重进行适当的增加,这样不仅有利于美术教学地开展,更有利于美术课堂进行更深层次的美术剖析,而在满足了学时的需要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相较于之前的浅浅而过便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看法,随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教养,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及创作思维,学生的情操在得到陶冶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除了在增加学时方面进行新调整以外,还应在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美术馆等为学生提供多中多样的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让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了解美术,让美术变得更通俗易懂。而在这些基础模式的构建趋于完善的同时,在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也可以更紧密。美术的学习除了是在技能方面的学习,更是在文化方面的学习。一幅幅美术作品的背后都有着许多值得令人探索的、耐人寻味的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语文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在语文课古诗词讲解的前期或后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针对要讲解的古诗词的意境和内容,进行中国画的意境和绘制手法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慢慢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古诗词的角度将一首诗词转化为一副生动的画作,使得学生在提升自己的画作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更好的掌握了古诗词的意蕴,古诗词的鉴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应用在与历史学科的教学联系过程中。
        综上所述,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希望培养学生如艺术家那样的观察力,同时具备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中学美术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的观察方法、审美观不断的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舒启学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考试周刊,2013(05).
        [2]张丹煜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美术教学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08(4).
        [3]陈颜.对中学美术教育价值作用的认识与思考.中学课程辅导,2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