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曾兴华
[导读]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程度
        曾兴华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中学校  610107
         
        摘要: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程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语言,它的特点是简洁明了,音律工整,注意对仗。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是相对的,由于时隔久远,人们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使用文言文,这样会增加教师教授文言文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引入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文言文;教学;价值
        引言
        在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多个维度入手,为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生语文素养开展教学研究。
        1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依旧是实行原有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中不断为学生传授知识点,即教师为学生讲解重点字、词的解释,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零交流,教师不知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会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所能掌握的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不会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整合,也不会进行拓展,这样会让学生在真正遇到文言文问题时不知道如何翻译,因为他们没有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应该明确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行思考。
        2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价值
        首先是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一篇文言文课文一般需要两至三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讲解,且不论何种类型的文言文采用的都是传统的串讲法进行讲解,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死板。学生在听课时难免会丧失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陷入倦怠。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些文言文课文可以放到一起进行讲解,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古文两篇》,选文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及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两篇文言文有着共同特点,作者的人生选择、生活志趣以及精神追求相似,将两篇文言文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满足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而且有效提升了文言文教学效率。其次是夯实基础。群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阅读多个文本,文本的来源多样,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不单单是文学作品。新闻、广告、纪录片、电视剧选段等都可以称之为文本,教师在根据议题选择恰当的文本时,应该尽量选择多类型的文本。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意识到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整合文本的目的,培养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整合为系统性知识的能力。教师仅仅对教材研究透彻是不足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大量文本进行选择,为了选择文本,教师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阅读资源,并对收集的文本进行组织。在收集文本以及组织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专业基础得到巩固。
        3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3.1倡导群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构建
        倡导群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构建主要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障碍就体现在对文言文语法的认知与理解上,而说到将文言文语法结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更是“不敢想象”。初中生之所以在文言文语言运用与构建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与文言文时代久远,与现代汉语在语法顺序、词义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更与学生文言文接触的少,缺乏系统分析的能力。而我们强调将群文阅读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材料的阅读与积累中,练就“火眼金睛”,揭开文言文语言结构这层神秘的面纱。


        3.2倡导群文阅读,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
        倡导群文阅读,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基于当前很多初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之所以有畏难情绪,除了文言文在语言上较为枯燥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发现文言文中所渗透着的美感。因此,在挖掘群文阅读价值时,教师不妨将各种具有美的特质的文言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大饱眼福”的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中的力量,语言中的美感。
        3.3教师积极研究古汉语文字应用的技巧,打造语言型课堂
        古汉语文字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就好比是一场跑步比赛,初中的文言文只是一个开始,教师要在学生刚起步的阶段为他们指引好前进的方向,打下古汉语文字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积极研究古汉语文字在应用方面的技巧,打造语言型课堂,从语感方面建立起学习文言文的语言基础。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带着学生熟悉的是“俨然”“阡陌”“垂髫”等生字,以及“衣着”“间隔”“舍”等多音字,然后是古汉语文字的基础之一——通假字,这篇课文的通假字是“要”,通“邀”。除了通假字,还有一词多义,文章中主要是“志”“寻”“遂”这三个字,有一词多义也就有一义多词,文章中是“悉”“并”“具”“咸”“皆”,表示的都是“全都是”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古今异义词等,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要注意对这些古汉语文字基础性知识的把控,学生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才能更加顺利地读懂往后遇到的各种文言文。
        3.4教师积极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沟通,打造情感型课堂
        教师积极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沟通,打造情感型课堂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重点,也就是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语言,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与沟通,用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打造情感型教学课堂。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河中石兽》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是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三个人的观点,寺僧认为“顺流下矣”;讲学家认为“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而老河兵认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根据这三个观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法,还能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互动,还要精心设计活动,不断探索适合学情的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相信通过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努力、改革、创新,文言文教学的春天必将到来!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邬银仙.以趣激学,反复诵读,精当点拨———浅谈课文《过秦论》的教法[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0).
        [2]舒萍.走进文言,走近经典———文言文本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
        [3]吴蓓芳.绽放古文生命的活力———浅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等职校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5).
        [4]张光.初中文言文教学浅论[J].文学教育(下),2012(02).
        [5]王显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教法探析[J].语文学刊,201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