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双创”教育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王赛君
[导读] 来华留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王赛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来华留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留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课程体系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多元主体构建、评价体系完善等多方面着手,构建符合高校实情的“双创”人才模式模式,从而培养一批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地方经济,留学生,“双创”人才
        作者简介:王赛君,女,浙江金华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留学生教育、跨文化交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多,鼓励其留华就业,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自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双创”理念后,各高校纷纷开拓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并通过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组织留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校企合作,组织第二课堂等方式推进“双创”教育的发展。但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来华留学生创业存在想法单一、起步艰难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也与在校期间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关。
        基于此,本研究将以地方需求为例,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并为来华留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来华留学生“双创”教育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来华留学“双创”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加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做出贡献,同时也将通过扩大吸引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等途径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一)来华留学“双创”教育吸引外商投资
        发展“双创”教育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来华留学生完成学业回国工作后,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助推所在企业来中国开拓市场、增加对中国地方企业的投资。第二,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期间,会对自己国家的商品和服务产生需求,从而促使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例如,在义乌的留学生大多来自阿拉伯国家,他们对阿拉伯清真食品的需求,就会吸引一些餐饮企业在义乌开店。第三,一些来华留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和“双创”学习后,对当地市场有了一定了解,因此选择留在中国创业就业,他们的家人也可能会受其影响来中国创办企业或设立子公司,从而扩大中国的外商投资规模。
        (二)来华留学“双创”教育推动对外贸易
        发展来华留学“双创”教育,除了能推动货物类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服务贸易,从而扩大对外贸易的整体规模,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中国留学服务贸易逐年上升。考虑到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其他一些支出,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走访可知,每名学生一年平均需要3~5万元的支出费用,以每年500名创业学习留学生计算,则当年来华留学生“双创”教育服务贸易收入就达到两千万。这些都为教育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来华留学“双创”教育扩大人力资本
        经济和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吸引和培养越多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来华留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后,选择留在中国就业,为中国带来了一批高质量的商务人才,与中国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既精通本国语言,了解本国文化,又熟知汉语和中国文化,这些都构成了新经济形势下的优质资源,为企业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人力支持。除了来华留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本外,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他们也会带来许多正面的积极影响,如帮助提高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了解国外的文化风俗、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据此提升了中国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而语言和交际能力的提升也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完成自我提升打下了基础,从而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高。
        二、来华留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基于以上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分析,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先行,以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完善考核体系,建构并完善“双创”能力培养模式。
        (一)培养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地处国际商贸名城义乌,且创业教育又是学校的三大特色之一,培养留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应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支持和鼓励中国学生的各类创业工作室和社团组织吸纳来华留学生参加,入驻我校创业园,提供留学生创业实践机会,并指导其参加各类型、各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将留学生的创业梦想形成创业规划,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其创业热情。

其次,组织或鼓励学生多多走出课堂,走进国际商贸城及当地企业,感受当地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灵感。
        (二)构建阶梯式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提出阶梯式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1.第一阶梯——通识型“双创”教育。培养初期要先让留学生形成明晰的创业意识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并具备基本的创业理论知识。为此,在课程设置的第一阶段应开展通识型教育,且课堂模式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如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教授创新创业必备理论知识,但考虑到留学生的学习主体特性,为了避免“填鸭式”枯燥教学,可以在其中加入案例学习,介绍学校中外学生成功的创业故事和历程;在课程形式方面,除教师课堂授课外,还可聘请企业人士来校开设讲座,分享经验,让学生更真实地接触企业。
        2.第二阶梯——深度型“双创”教育。在现有的商务汉语专业教学中设置创业教育必修课,遵循课程多元化、国际化、本土化并存的原则,打造留学生品牌学科与优势专业。可以开设经济相关或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如“当代中国经济”、“电商运营实务”、“义乌国际商贸发展史”等课程。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学科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热点问题的创新性探讨以及专业领域的创业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此阶段的教育,能帮助留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捕捉能力,把握时机进行创业。
        3.第三阶梯——因材施教型“双创”教育。经过第二阶梯的学习,留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已有基本的掌握,此时应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以理论转化为实践为目的,让每个学生可以展示其不同的创业想法,也可以为其配备创业导师,满足学生对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的需求。此外,也应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实习实训环节,组建创业团队进行真实创业,教师做好跟踪指导。
        (三)建设跨学科教师团队
        基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多元化特征,对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培养校内跨学科创新创业师资团队。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教师应兼具留学生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知识。高校可以在目前的留学生师资队伍中选择一批教师,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参加培训、走进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逐渐培养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创业导师。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管理人员、知名创业人士等来校授课,将企业导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中。
        (四)推进产教融合,使教育多主体化
        留学生“双创”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是做不到的,教育的主体应是多元化的。首先,学校应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留学生深入企业,既可以了解义乌创业文化,也可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留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激发灵感,发展创新性思维,发现创业契机,寻求社会支持,为将来的创新创业规划打下基础,也可以吸引他们留在义乌创业,为义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其次,寻求政府支持,设立中外联合创业园,优化中外学生合作创业新模式。中外学生可以在创客空间里进行创业知识共享,完成创业协作。最后鼓励创业园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学习更先进的创业经验。
        (五)完善考核系统
        考核应是双向的,既是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对学生的考核。在教师考核方面,通过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多方考核,提升教师教学热情,促进其创业导师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考核方面,结合留学生自身特点,少理论多实践,注重考核的多样性与重点考察相结合,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可以将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创业想法、企业实践等纳入考核系统,学校也可以借由考核选拔一批有创业潜能的人才,从而引导其实现创业理想。
        三、结语
        虽然当前对于来华留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机制还不成熟,如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政府支持政策有待明确,企业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双创”热潮的发展以及来华留学生经济促进作用的日益凸显,高校也将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课外实践、考核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初步构建来华留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一批更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炜.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11(5):130-131.
[2]朱晓东等.基于CDIO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8(2):77-80.
[3]李星云.来华留学生教育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66-71.
[4]金晓峰.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鞍山文化产业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7):384-385.
[5]刘金兰等.留学生在华就业对国际商务往来的促进作用探析[J]. 国际商贸, 2016(06):148-156.
基金项目:本文是金华市社科联2020年度课题“来华留学生‘双创’教育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探析”(编号:YB2020106)的研究成果;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课题“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探析——以义乌为例”(编号:GZYYB2019086)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