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静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汉语有着复杂的称呼语系统,我国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历史也很悠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本文以知网为主要资料库,对目前已有的有关汉语称呼语的论文进行描述,总结研究内容,归纳研究特点,提出研究建议。
关键词:汉语;称呼语;研究综述
人们在日常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在称呼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词语来表示或者界定彼此之间的关系。汉语中的称呼语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以中国知网为主要资料库,通过检索篇名为“称呼语”的学术期刊论文,在这些论文基础上对汉语称呼语的研究作一些描述,回顾研究成果,总结研究角度,分析研究趋势。
一、“称呼语”的界定问题
关于“称呼语”和“称谓语”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学界持有几种观点,我们首先对“称呼语”与“称谓语”的界定研究进行综述,大致包括三种观点:
(一)称呼语即是称谓语,二者界限难以划清
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简编》、《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汉语8000词词典》,这四版词典都把称呼语与称谓等同起来,《汉语大词典简编》、《辞源》中在解释“称谓”时第一个义项都是指“称呼、名称”;在《现代汉语词典》(彩色版)和《汉语8000词词典》也注释“称谓”等同于“称呼”是“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早期很多论文也持有此观点:《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王志强,2000)一文中提出“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1];《从文化、语用学、模糊语言理论看汉语社会称谓语》(张鲁宁,2001)明确提到称呼语也就是称谓语;《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来鲁宁,郭萌,2003)一文中也赞成称呼语就是称谓语,二者界限难划清。
(二)称呼语是称谓语中的一部分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一书中指出称呼语是指可以用于面称的称谓语,而称谓语即是指人们之间用来表示关系、身份或职业等的名称[2]。
(三)称呼语与称谓语有别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是这样定义“称呼”和“称谓”的:“称呼”有两个义项,一是做动词,“叫”的意思;二是做名词,指“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3]。在《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2005)一文中,曹炜先生对已经出现的关于称谓语和称呼语定义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称谓语和称呼语是两种具有密切联系却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的词汇现象。”称呼语着眼的是人们当面打招呼用的名称,称谓语着眼的是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角色的名称[4]。
第一种观点把称呼语与称谓语等同起来显然是不正确的。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口语交际中,“教师、丈夫、妻子”这一类称谓语并不能用于人们当面打招呼的名称,它们只是称谓语。
第二种观点则是忽略了由姓名变异发展而来的称呼语,如老刘、小李、周老、王老等,这些都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用的称呼语,但它不是称谓语。所以并不能绝对地说称呼语是称谓语中的一部分。
我们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称谓语和称呼语有别,它们之间有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分离的部分。如老师、爸爸、老公、同学等名称既表明了社会关系,也可以用来当面称呼。如教师、父亲、丈夫、学生等又只能是称谓语;小曹、老李这一类又只能当作称呼语。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把“师傅、厂长”归为称谓有点不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称司机为师傅;“厂长”也可以作为当面打招呼的名称。
二、有关汉语称呼语的研究内容
通过从中国知网检索篇名为“称呼语”的学术期刊论文,对称呼语研究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大内容:
(一)汉语称呼语与其他民族语言之间跨文化比较研究
称呼语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传统、政治背景息息相关,不同民族称呼语系统自然有不少的差别,汉语称呼语与其他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社会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比较重视的一个研究内容,与其他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重要集中在英语、俄语、日语以及韩语上。蔡晖(1995)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比了汉俄在陌生人称呼语、亲属称呼语、职业性称呼语以及姓名称呼语上的差异,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的文化原因。项小明、曹琳琳(2001)通过对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得出英语和汉语称呼语体系同中之异,同时指出正确使用称呼语是汉英跨文化交际成败的重要因素。张艳、陈杰(2005)通过对汉英称呼语的比较,讨论影响两种语言使用的因素和礼貌准则。
(二)称呼语的具体使用问题
1.对某一具体称呼使用的研究
唐亚琴(2010)针对“老板”这一称呼词泛化的现象,探讨当今社会“老板”称呼语泛化的原因;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2004)通过田野调查,绘制出《“小姐”称呼语“首先指称”地图》,说了当代语言生活中一个极其常见的称呼语“小姐”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情况和分布,并归纳出了“小姐”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走向;
2.对文学作品中称呼语使用的研究
孟建安、平非(2005)在对《围城》人际对话中称呼语的运用情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来讨论制约说话人选择称呼语的主客观因素;吴雯昕(2015)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对《阿Q正传》中的阿Q及其他人之间称呼语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此找出言语是如何体现出人际关系的。
3.对某一场合中称呼语的研究
从2012年开始逐渐出现了研究称呼语在网络中的使用情况的论文,车向前(2012)从称呼语和语气词两个方面分析了当时一种新鲜的网络语言文体“淘宝体”,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得出“淘宝体”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其他的还有魏华(2009)依据礼貌原则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宋云、赵速梅(2009)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在职场中由于不同语境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情况。
4.对称呼语在对外教学中使用的研究
陈佩秋(2002)分析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拟亲称呼时出现的一些语用上的偏差;朱晓军(2013)围绕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韩语称呼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受母语影响和受目的语影响等几种称呼语交际策略,再针对学生在学习称呼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5.对称呼语在翻译中使用的研究
这一部分的论文数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多,李先进、黄信(2011)探讨了称呼语的转换及其功能,并从语用视角探讨英汉称呼语翻译的策略;陈毅平(2012)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两本英译本在称呼语翻译上的不同点;付娆(2014)从身份地位、亲属程序、感情态度三个方面出发,对《儒林外史》部分称呼语英译过程中的人际意义缺省和补偿作了分析;
(三)称呼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称呼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其背后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步,汉语称呼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称呼语中显示出来的文化内涵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其他民族语言称呼语的对比中体现出文化差异在上文已有叙述,这里主要讲汉语称呼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李明洁从1996年开始到1998年在《咬文嚼字》上连续发表了9篇关于某一个当时流行称呼语的文章,如“老板”、“小姐”、“同志”、“师傅”等,分析这些称呼语的来历、发展和社会意义;钱兴地(2007)从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出发,深入研究其中含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孙飞凤、林晓英(2008)从社会文化坏境出发,探析了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社交称呼语使用上的无序折射出来的汉文化所注重的礼貌、面子、等级观念的持续性;耿春玲(2013)探讨了亲属称呼语、仿亲属称呼语、尊敬和自谦的称呼语中的文化内涵;
(四)汉语方言中的称呼语
近些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对汉语方言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汉语方言比较复杂,汉语方言中的称呼语也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方言区也有不同的称呼语系统,研究汉语方言中的称呼语,既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汉语方言的丰富多样,也可以了解到不同方言区在称呼语上的特殊性。范慧琴(2005)分析了山西定襄方言中对“家”类称呼语的两种方式;王证之(2011)列举了全州方言的口头称呼语的最为常用的词语,并分析了全州方言口头称呼语的特殊性;饶玲(2016)对湖北省武穴和新阳两地方言常用的34个方言称呼语进行分析比较,再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造成两地方言称呼语相同与不同之间的原因。
三、汉语称呼语研究特点
(一)研究大多以论文为主,专著不多
我们以知网为主要论文来源,通过检索篇名含有“称呼语”的论文,统计出了从1980年开始论文数量的情况,如表1。
成果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表1可以看出,国内研究汉语称呼语的论文数量每年都在递增,特别是到了2005年以后更是急剧增加。
(二)重视对称呼语文化性的研究
在收集到的这些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是从不同角度探讨汉语称呼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或者与其他民族语言称呼语之间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内涵的差异。如游戚东梦《从汉语称呼语中透视中国文化和礼貌》(2009)从汉语称呼语入手,探讨中国文化中的礼貌现象及相关文化;武月琴《称呼语变迁的社会文化维度》(2006)从社会文化维度多方面分析了“师傅”这一称呼语;唐兴红、刘绍忠《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2004)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吴淑琼《中英批评言语行为中称呼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2003)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调查分析中英批评言语行为中称呼语的异同,并探讨其中差异的根源。再如赵丽丽《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俄汉姓名称呼语》(2011);吴林桧《英汉称呼语对比分析及历史文化差异研究》(2015);等等。
(三)研究广度拓宽,研究深度加强
20世纪90年代有关称呼语研究的论文数量相对比较少,且大多论文都是对英汉称呼语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做简单的描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多,有对亲属称呼语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从宏观角度探究称呼语的发展、从文化语言学角度以及对外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广度打打拓宽;从研究深度上,也有些论文致力于对某一称呼语作深度的挖掘,如刘晓玲《浅论称呼语“先生”、“小姐”的历史发展》(2002)从历时角度探究了“先生”和“小姐”这两个称呼语的历史发展过程。
四、汉语称呼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加强汉语方言之间称呼语的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的繁杂性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搜索出来的论文中,有关汉语方言称呼语的研究论文占的比例比较小,而且多以亲属称呼语为主,有关方言中的社交称呼语基本上没有。有关汉语方言之间称呼语的比较研究仅有饶玲《武穴方言与阳新方言称呼语的比较》(2016)一篇。
(二)加强对称呼语动态的历时研究
现有的论文对称呼语的静态研究比较多,对于称呼语的动态研究相对比较少。汉语称呼语历史悠久,我国的宗法观念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汉语称呼语也同样发生着变化,未来的发展中要多注意对称呼语的进行历时研究。同时称呼语的动态研究应该还包括对不同年龄、地位或者说话者的主观立场等因素造成的称呼语的变化,研究人员也可以加强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三)进一步加强对称呼语的微观研究
有些学者把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和社交称呼语,但是相对亲属称呼语而言,社交称呼语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但是针对亲属称呼语而言,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几个类别,比如夫妻称呼语、一般亲属称呼、特殊亲属称呼语、辈分亲属称呼语,目前大部分的论文都是对亲属称呼语的整体研究,缺少对这些微观分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四)加强实证统计研究
目前所能看到的论文多是列举式的归纳、分析,或者是对某一具体称呼语进行历时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某一称呼语变化现象内部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加强对实际对话中称呼语的统计, 可以以设计问卷调查形式或者具体统计文学作品等文本中的称呼语使用的真实情况,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具体性。
五、结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称呼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研究的方法、角度也在不断的创新,对我们了解汉语本身的称呼语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促进了与其他民族语言地区跨文化的交流。但是目前称呼语的研究也有许多值得加强的地方,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汉语方言之间称呼语的比较研究、称呼语动态的历时研究以及微观研究,使研究更加实用、科学、具体。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汉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语文学刊,2000,(1).
[2]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新华出版社,1998.
[3]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6.
[4]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