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培育新时代人才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童国良
[导读] 在目前世界信息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大潮方兴未艾,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撞对年轻一代思想造成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童国良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内容摘要] 在目前世界信息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大潮方兴未艾,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撞对年轻一代思想造成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时刻紧密围绕这一主题,高校教师要自我高格有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用自己在学术上的孜孜以求和人生态度上的淡泊开朗,无形地引导新时代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 百年变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一元多强角力竞争的大变局扑朔迷离,信息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大潮方兴未艾,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撞对年轻一代思想造成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00后大学生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此起彼伏,时逢决定高职未来发展的“双高计划”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此时此刻,作为一名高等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是时候要再次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高校的本质是什么”“教师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明性悟道,常思常醒。
        一、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梁启超言之,“教育的本质,是教人不惑、不忧、不惧,顶天立地做一个人”。蔡元培言之,“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古之先贤,近代名人,都强调德是人之魂,人无德不立。简而言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党的十六大,在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要回归人的本质,教育的根在于立德,魂在于树人,“根”与“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信念的建构应当从迷糊走向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厚植应当从倒逼走向主动。
        青年人的培养与塑造极难,卢梭在其《爱弥儿》中警告我们:“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日本心灵鸡汤大师稻盛和夫则反复告诉我们:“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大学,期待学校能够在三或四年的时间,把这些男生女生转化成能够在社会中崭露头角的人才,从专业能力的角度上说,不算很难;但是,从真正成人的角度上说,难度很大。高校不是军营,可以通过意志力的高度改造和服从性的培养,磨练一个人;高校也不是幼儿园,反反复复示范引导就能够把孩子的行为规整上路。
        大学生是一个独立意识开始具备,判断欲望却急剧膨胀的一个群体。他们离开父母家庭的束缚,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投入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一群人中,形成一种有意思的风景——一群年龄上自认为是“宝宝”,而心理上却要装作成熟刚性的群体。教育对象这样的成长格局,给高等教育工作着实带来不小的挑战。要想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育,首先要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而你的观点,未必就比百度更有权威性,比知乎更有新鲜度,比抖音更有刺激强度。
        二、高校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现在普遍认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使命,然而五大职能并驾齐驱就会存在撒胡椒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不是让高职院校坚持社会服务为先,始终围着企业转。其目的终究是为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应当是兼顾学习“工匠精神”,做到“精益求精”。追本溯源,高校的职责使命的核心应该是人才培养,核心中的核心是培养“品德高尚且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他的资源要素都应围绕着这个目标同心同向同行。否则,即使培养出一名技术达人,但是却道德败坏给社会带来危害,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对于这些青年人最好的教育,需要我们一种真诚的陪伴。
这种陪伴,应该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大象无形”,有意化无意,千万别刻意。时人常喜欢用杜甫《春夜喜雨》里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喻教育的细致功夫,不是不可以,但还是稍显造作。真正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师生之间交互性弥满的,看不见,而又时时刻刻都在。在这个校园里,处处都有自由自在的空气,教师主动自我学习,尽显师长的学识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追随效仿;学生则用青春的气息,在校园厚重的历史感中持续地注入时代的基因。
当我们谈到大学的真正品格,我们往往都会联想到西南联大,这个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高校发展传奇里,其实正是一批“大师”,用自己在学术上的孜孜以求和人生态度上的淡泊开朗,无形地引导一批未来“大师”的成长。
        三、教师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照明灯。教师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重视自身“立德”,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我们推行的“课程思政”,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只不过是再次提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大先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在五光十色的当下,让学生能够洞察社会,洞悉人生,成长成才,成为有用之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新契机,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牢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刻把握住教育的“根”和“魂”,并作为主线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忌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或精力分散;切忌始于隆隆、终于默默;切忌口号喧嚣、落地无声;切忌零敲碎打、杂乱无章。理应“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理应“系统治理、协同作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优质人才。
        所谓教师的立德,也就是教师自我高格有范;所谓树人,也就是学生追随而渐渐有为。这样的教育场域,具有了诗一般的审美境界,恰如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我们谈起育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过程在哪里的时候,教育就是最完美的成功。
        高校育人就好像我们平时炒花生米。一个看起来简单,其实却容易搞砸的事情,过生则酸涩,过熟则焦糊。炒花生米先要冷油下锅,然后文火慢炒,待到快熟的时候,立刻抄起入盘,利用花生米自身已有的温度互相催熟(现在知道,这是物理学上的热传导原理)。这种道理,等到我进入教师行业之后,慢慢地就明白了其中的教育哲学。“冷油下锅”,就是对学生的教育,一开始不能太高调。高调的介入,容易导致枯燥的说理,生硬的灌输让他们心生反感,如此,则后续的努力无论如何都不会有效果;“互相催熟”,则是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促使他们一个个有效成才。此种道理,对于高校而言,就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学会耐心陪伴,先做好自己,再引导学生。待到学生自己明白了将要奋斗的方向,一个个努力向前了,你追我赶地拼搏起来了,这时候,离他们的成长成才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郑广峰,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探索——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35期
[2]于一群,新时代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题与对策[J]. 高教学刊,2020年26期
[3]刘敏,浅谈新时代教师情感智力修炼[J]. 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年Z1期

作者简介:童国良,男(1967.1——),汉族,浙江萧山,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高等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