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星
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 重庆 408415
摘要:与传统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不同,研学旅行将教学背景设定在真实的自然环境或旅游环境中,这也是二者的最大区别。随着社会背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而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教师应将教学目标转变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上来,将学生培养为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的高素质人才。研学旅行让学生真正处于自然环境中,对培养学生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大有裨益。而教师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设计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活动,也成为许多教师所共同探讨话题。本文章紧紧围绕研学旅行开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所展开,希望能为大家日后研学旅游的设计与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研学旅行;核心素养;对策探讨;
引言:
自《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于2016年由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后,各地开始积极组织中小学研学活动,充分结合各地特色,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研学活动,积极响应号召。不少学校在教育部的辅助安排下,组织研学旅行的学生集中远营、集中食宿、共同旅游等方式,进行校外学习活动,搭建沟通校内学习与校外补充拓展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以求达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人才这一最终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碍,出现设计方案考虑不充分、出发前准备不周、对研学体验不深收获较浅等情况,使得研学旅行的学生对研学任务把握不明,对各项活动参与度较低,不仅使得研学效率大打折扣,更容易使学生对研学旅行产生疲倦甚至排斥心理,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出现此类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所设计的研学旅行计划安排并不具备吸引力与实践性、科学性,不利于高效充实的研学旅行教及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
1.研学旅行形式僵化
大多数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印象仍不明晰,只拥有大致轮廓印象,并停留在生搬硬套规章制度,僵化机械灌输内容,被动走流程之上,许多教师制定的研学旅行开展计划仍旧为传统式的“生搬式”,容易造成学生对研学旅行产生疲惫、排斥感,影响研学旅行效率,使往后课程大打折扣[1]。而为回应教育部的需求,许多教师仅仅在开放日、公开日等领导和家长出席参观的日子临时对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安排,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研学旅行沦为形式主义,学生对此甚至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2.研学旅行方式死板
伴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化及教育部关于教育体系的更新变革,许多学校意识到增加教学具体实践的重要性,也针对此要求进行了相应课堂改革,通过增设研学旅行等方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而由于学生个体的思维水平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再加上教师自身性格特征与教学、行为方式特色的差别,在进行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预期设计不一致的状况,不少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使研学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作为教育的源头,许多教师制定的研学旅行开展计划仍旧为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当今时代所需。虽然最后涌现出一批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任务的“研学之星”等,但并未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全面品质与综合素养的作用,所培养出的人才并未具备将课堂所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个性思考的能力,难以符合时代所需。
3.未能厘清行程与课程关系
教师在制定研学旅行计划之前,应该务必充分理解行程与课程关系,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了休闲娱乐、放松小憩等原因离开目的地所需的旅游行程,即研学旅行中的行程,主要要素包含时间、导游,车辆等。而由目标、内容、资源、空间、师资、评价等六要素所组成的则是课程。课程作为教师教育价值观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方式,与行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多数教师未能明确区分二者区别,导致顾此失彼,割裂了旅游景区中的旅游资源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而未完成教学目标。
4.未能厘清讲授与探究的关系
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教育性及启发性等特征,而处理好研学旅行中讲授与探究的关系,对提升研学旅行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极为重要。作为极为常见的教学手法,讲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方式,而处于庞大集中的集体中的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此种与学生而言被动的学习模式显然不适用于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课程教授。研学旅行与传统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教学背景设定在真实的自然环境或旅游环境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景区资源,让学生深入真实场景亲身体验探究性学习,做到真正具备将课堂所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个性思考的能力,提升研学旅行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2]。
二、开展研学旅行的对策
1.贯彻“师生互助”的教学理念
“师生互助”的教学理念可有效厘清行程与课程关系、讲授与探究的关系。教师应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面对计划之外的偶发情况,应及时细心观察,迅速调整策略,从偶发事件中寻找可供利用的学生特征和信息,与学生建立可供信任的情感纽带,从而推动研学旅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比如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两名学生之间发生口角,导致矛盾激化产生肢体冲突,教师在发现这一现象后,不能一刀切地认为错误一方为动手的学生,而应耐心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产生口角的原因、学生的矛盾冲突点及两方各自的利益诉求等,全面把握事件经过后再下结论,真正做到不偏袒,不盲目,公正平等地对待集体上的每一名同学,平静应对偶发事件,与学生建立可供信任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研学旅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3]。“师生互助”除却教师与学生的互助之外,还应实施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可选择两名同学组成小队,实力较强的一方为“师”,另一方为“学生”,让两名同学即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又存在着竞争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性,推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研学旅行教学活动中来,形成良好氛围,提高研学旅行质量。
2.丰富有趣的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为研学旅行中的核心部分,其作为保障学习目标有效达成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从研学主题入手,找准最佳切入点,从而展开高效丰富的教学活动[4]。如一名教师在以“贺兰山葡萄酒”的研学旅行中便采用了实践式任务模式,通过让学生真正处于自然环境中,自行探究搜集所需的地理、历史、政治等辅助完成任务的资料,加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其中,教师在教授完学生基本贺兰山葡萄酒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品酒,便是典型的实践式活动。学生通过自行品尝、对比各种葡萄酒的差异得出结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加深对本次研学旅行教学活动的记忆与思考。
三、结束语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都可以被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来。研学旅行作为时代发展及教育要求提升下的产物,搭建沟通校内学习与校外补充拓展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真正处于自然环境中,对培养学生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从而以求达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人才这一最终目标。但由于其实施时间较短,所涉范围过广等因素影响,使研学旅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及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升专业技能,让研学旅行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出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德亨,陈虎堂.关于研学旅行中模式化任务设计的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20(02):36-37.
[2]赵倩.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葛戈. 基于角色文化视角的信阳市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4]蒲秋霞.“师友互助”在地理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策略[J].贵州教 育,2020(1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