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雯
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
一、研学旅行
所谓研学旅行,是指学校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年龄出发,从学生既有的主观认知水平出发,从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以集体参与旅行的方式扩展学生视野范围、丰富学识见识、深化学习感悟与体验的一种校外参观实践活动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带领诸弟子周游列国;西汉时期,司马迁游遍大江南北;北宋时期,沈括随父宦游州县;明代徐霞客足迹遍布全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为中国读书人所称颂,研学旅行在教育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分量也变得越来越重。
2016年11月,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结合②。这就意味着研学旅行从国家层面被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就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自身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研学旅行中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能转变长期以来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还主动权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三、将研学旅行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一)在研学旅行中培养语言能力
“半部论语治天下”形象地概括了《论语》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语文七上第二课便是《论语十二章》。晦涩的文言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艰深难懂、枯燥无趣,绝大部分人学习兴趣不浓。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根博园的孔门七十二贤的雕像,这组雕像以神奇的根雕艺术再现了孔门七十二贤论道的场景。比如孔子最有名的弟子——颜回。教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雕像细节,比较人物外貌及表情特点,准确地猜出哪尊雕像是颜回并分析理由,再齐声背诵:“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学生们对颜回的清贫生活和乐学不辍的形象理解得更加到位。由此还可以引申出其他,如:
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也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
吾见其进也,吾见其止也。 ——《论语·子罕》
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孔子家语》
通过任务单一系列颜回相关文言文内容的引申,颜回的安贫乐道、学无止境、从不放松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活动形式既能在雕像的观察分析中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水平,克服文言学习畏惧心理。此外,通过颜回形象的解读,还让学生明白我们应有的治学态度,对他们的学业也是一个促进。这恰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衔接的一种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二)在研学旅行中提升思维品质
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思维品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鲁迅先生在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文章题为《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学生阅读文章时,只是粗浅的读懂文章字面意思,知道鲁迅先生回忆中的表层的故事,却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蕴。根博园的华夏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中有整组的二十四孝故事雕像,研学导师对二十四孝故事进行讲解。现场栩栩如生、充满故事性的雕像,以及故事内容的呈现,很容易引发学生对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产生联想。结合任务单上的提问:二十四孝故事是否都值得我们学习?请试举一例讲述故事并进行分析。有学生非常不认可彩衣养亲的故事中杨乞的做法。唐朝杨乞乞讨赡养父母,甚至因此拒绝工作。父母去世,他又乞讨棺木安葬父母。学生提出,作为子女,最大的孝顺便是好好读书,好好工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收获美好的生活,为父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安度晚年,而杨乞用乞讨的方式养活父母,并以此为由拒绝工作,这明明就是懒惰的人找到的一个不工作的理由,这样的孝顺并不值得提倡。通过故事讲解和小组分析,学生试着像鲁迅先生一样用批判的眼光来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不仅能明白古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内涵,也更能理解鲁迅先生在当年以犀利的眼光对封建文化糟粕进行批判的勇气与开明。
(三)在研学旅行中提升审美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我们需要在研学过程中借助多种教育资源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确保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形成。
在开化根博园研学的过程中,有层次、有韵味、有历史深沉感的游历空间让人仿佛进入了神圣的中华文化的雄伟殿堂。每一处景致都饱含语文的韵味,语文和审美天生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徽墨楹联到文房瑰宝,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名家书法欣赏到成语故事主题雕刻,从儒学七十二贤到历代国学宗师雕刻,这些素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宝库。比如,教师可抓住根博园中著名诗人雕刻群开展古诗词背诵大赛。通过名诗现场朗诵,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产生个性化理解,以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再比如在水浒好汉群雕展区,教师可以通过《水浒》“我最喜爱的好汉”故事大赛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化学习,不仅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帮助学生在组织语言的同时进行人物个性解读。既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也拓宽文学阅读视野,在相互交流中消灭学生的阅读死角。通过不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在发现美、鉴赏美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来理解美、创造美,深刻地阐释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在研学旅行中感受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不管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还是老庄的道家学说,都在中华大地上影响深远;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为炎黄子孙提供精神养料;它们各领风骚,又同放异彩。
语文学习,既要学习各种语文知识,也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在根博园民间神话传奇系列展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语文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人文知识和神话传说,并深入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学习。学生们在研学过程中除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还能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将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重大作用,使正确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毫无疑问,在研学旅行中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研学导师应该做好深度备课,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尽情体验,充分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①谢秋蓉.浅谈研学旅行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 学周刊,2018(28):33.
②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Z],201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