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淑月
上海阿克曼医学检验所 上海 201499
摘要:新医改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引导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促使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作为具有国企性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原本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实际环境,无法为提升企业医院内部管理水平提供帮助。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新医改政策具体内容,根据企业医院的组织结构及特殊性质,提出符合新环境、新发展趋势的医院管理方式,构建全新的企业医院管理模式,为企业医院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管理发展现,对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管理发展趋势、发展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医改;企业医院;管理方法
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促使我国各地区企业医院的管理模式发展较大的改变。相较于普通公立医院,企业医院就是以企业为支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工作人员结合新医改政策,对企业医院的管理理念、医疗行为监督、医院环境、医院绩效考核机制等进行积极调整,以此提升企业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强化患者就医体验,同时规范医疗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整体服务水平,为企业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1]。
一、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关于企业医院的管理发展情况,可以分别从以下几点入手分析:
第一,企业医院内部人员的思想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新医改政策已经逐渐落实于各地区企业医院中,为企业医院的内部改革提供导向性资料。但是,在实际是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医院工作人员缺乏对新医改政策的透彻了解,不能够形成科学的新医改政策实施观念,没有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或者政策执行流于形式。因此,提升人员思想认知,是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的基础工作。
第二,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新医改政策实施之后,企业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得到一定程度上完善,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有一些医院卫生服务人员不能够正确认知自己的岗位责任,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对患者的态度不够亲和,没有将患者的感受放置于工作首位,且服务行为不够周到,不能够体现企业医院的改革理念[2]。
第三,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现如今,一些企业医院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在医院的产权界定方面也比较模糊,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问题,则无法追究具体责任,不利于企业医院的有序运营。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企业医院工作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不能够运用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规范各科室、部门人员的工作行为,缺乏执行力度,缺乏完善的财务分配机制,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从而导致企业医院的发展动力不足。
二、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新医疗政策的不断实施与推进,企业医院的内部管理出现明显的改变趋势,具体体现于:引进了分级诊疗机制、取消了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了医保付费体系、调整了投入补偿机制,且企业医院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管理专业体系的缺失[3]。
在新医疗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各地区政府纷纷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资源投入,增加了人员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专项发展经费与公共卫生补助等,且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政府单位对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服务收入给予财政补助,这种情况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环境。相较于公立医院的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医院的投入补偿机制主要为其主体企业提供资金补偿,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支持,这就导致企业医院的处境较为尴尬,其余公立医院之间的资源投入差距逐渐增大,而企业医院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基建维修投入、设备更新与维护投入。基于此种情况,更加需要企业医院工作人员结合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克服自身发展弱势[4]。
考虑到企业医院的特殊情况,建议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缺乏资金支持”的弱势,重点开发企业医院的服务管理,引进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各科室功能定位,突出强调不同科室的职责,规范各科室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同时加强内控力度,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凸显企业医院的医疗健康服务职能。
三、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管理发展策略
(一)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关注患者体验
新医改背景下要想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建议工作人员积极转变管理理念,认识到不同时代背景下企业医院的发展重心,从而实现企业医院职能的转变。在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要明确自身发展优势与不足,把握发展大趋势,凸显自身医疗健康服务职能,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极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尊重患者的感受与权益。在实际过程中,医院各科室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将服务作为主要工作方向,积极提升医德素养,营造良好医院医风氛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诊疗服务[5]。
(二)加强监督力度,规范医疗行为
新医改背景下要想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建议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企业医院的监督力度,构建健全的医疗质量监督体系,以此规范医院各科室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凸显企业医院的服务理念,为其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企业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卫生质量开工至方案与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质量评价标准,为医疗服务提供客观评价,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调动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还需要加大对安全用药的管理,对企业医院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规范,以此控制患者的医药费用,提高整体服务质量[6]。
(三)整治医院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新医改背景下要想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建议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医院内部环境的整治,构建优良医疗服务环境,塑造企业医院的独特优势。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企业医院的现有基础设施,重点管理医院各区域的卫生环境、人文环境,保证医院内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以优良环境弱化患者的紧张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凸显现代社会企业医院的健康服务理念。
(四)制定绩效机制,提升医院发展驱动力
新医改背景下要想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建议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各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成长热情,促使各科室医疗服务人员均能够不断反思自己工作状态,主动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达成考核指标,追求优质医疗服务与高效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引进KPI制度、平衡记分卡制度、360度考核制度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关注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医疗态度、患者满意度、职业素养发展情况等,以此驱动各科室人员不断进步与成长,提高企业医院的持续发展驱动力。
(五)关注市场需求,提升发展实力
新医改背景下要想优化企业医院管理模式,建议工作人员要主动关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情况,时刻关注市场主体需求,以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医院内部管理改革的重要依据,明确改革方向,提高管理模式优化效率。工作人员要考虑到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情况,根据社区居民医保报销制度细节,提出面向社会、社区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此拓展医疗市场,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各个群体的医疗需求,扩大企业医院影响力,提升企业医院发展实力[7]。
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医院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积极迎合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发展趋势,主动引入新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将其作为企业医院内部管理的主要依据,从而开展各项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改革活动。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企业医院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现阶段的实际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比如:加强对企业医院的外部监督、加大对医院内部整体服务环境的整改力度等。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医院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科学绩效管理机制,激发各科室员工积极性,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医疗专业技能,以此提升企业医院综合竞争力,体现对新医改的响应。
参考文献:
[1]张挽强,周娟,张丹,闫海萌.新形势下企业医院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7):12-15.
[2]陈伟.国有企业控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市场,2020(27):72-73.
[3]李晶.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促进现代企业医院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160-161.
[4]董晋莉.关于国有企业医院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0(13):101-102.
[5]马慧.企业医院人力资源流失现状及对策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2):102.
[6]刘晓栋.新形势下企业医院财务管理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5):128-129.
[7]王春峰.新医改形势下企业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J].现代商业,2014(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