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知识管理平台助力企业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孙秋燕 张劲
[导读] 数字经济时代,以知识管理平台为知识基础设施的新兴网络培养方式将成为更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孙秋燕 张劲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以知识管理平台为知识基础设施的新兴网络培养方式将成为更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知识管理平台通过构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专家中心,人才技术能力认证中心,可以助力企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专家中心;人才技术能力评价
        一、知识管理助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当前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有力推动着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通信设计企业需要快速实现业务结构从传统设计咨询向创新业务的转型调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设计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仅仅依靠线下培训、“传、帮、带”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企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企业的人才培养需借助信息化培养方式,即建设知识管理系统,以数据、信息为基础,运用管理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知识管理,整合内外部知识,尤其是将组织中的专业知识技能、科技成果、项目经验、专家经验等知识沉淀下来并规范化管理,构建知识大融合的企业知识基础设施,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应用,并面向业务和岗位提供深度知识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创新技术能力,助力企业人才培养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
        以助力企业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知识管理平台的重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专家中心、人才技术能力认证中心四大模块的建设。四大模块协同应用可以方便实现员工自主学习、按需学习;可以方便培训管理者设计学习任务、督促管理员工学习;可以方便员工与专家的交互,提高专家指导的便捷性,从而便于充分挖掘专家经验并沉淀在系统中扩散学习;可以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企业科学选人、育人、用人提供重要参考。
        
        图1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模块
        (一)知识中心
        建设知识中心最重要和基础的工作是进行知识体系梳理,一般将知识按照应用场景、目标以及业务价值链分成独立的知识库。创建知识体系分类后,就可以进行从知识的创建/获取→知识审核/加工→知识使用/分享→知识互动/传播→知识检索/关联→知识使用/优化的全过程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知识管理,可以完成企业知识仓库的基础建设和使用。
        为了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实现精准化知识服务,可以进一步挖掘适合企业生产、人才培养等的场景化知识服务,如知识专辑和知识地图。
        知识专辑是将重要的并有一定关联关系的热点知识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集中化管理和展现。知识专辑可以按照业务场景进行设计,如比较热门的5G业务专辑、智慧应用类业务专辑、区块链产品专辑、智慧工地产品专辑、重大项目专辑等。
        知识地图主要是以导航图的形式、再配合知识采集规则,展现各个知识集中的具体内容。知识地图类型包括岗位知识地图、流程知识地图、专题知识地图、专业知识地图等。
        (二)学习中心
        构建新兴的知识型学习中心要实现学习、培训、考核评测、竞赛、交流、管理等目标,学习中心应具备完善体系支持,应具有学习场景多样化、学习方式趣味化、灵活化等特点。根据上面的学习中心构建要求,构建的学习中心应具备学习(课程)管理、考试管理、培训管理、场景化学习、运营及推广等功能。为了提高学习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学习中心应具有微学习、微考试功能、闯关学习等功能。为了助力人才培养,还可以结合员工的岗位、技术能力等级、人才培养目标规划设计不同的学习地图,如新员工的学习导航、专业核心员工学习地图等。
        (三)专家中心
        构建专家网络系统,透过系统的互动交流机制,充分挖掘他们隐性的经验知识,并沉淀下来,员工能够快速求助并获取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四)人才技术能力认证中心
        人才技术能力认证中心主要包括员工画像、人才技术能力认证等功能。
        员工画像是将技术员工的技术信息进行统一集中式的展现。根据信息的内容不同,可以设计基本信息、知识技能水平、业绩贡献、技术能力认证等信息标签。员工画像的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系统、生产项目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平台的学习中心、人才评价能力模块等。员工画像可以方便企业全面了解技术员工的技术整体情况,为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项目安排、人才选聘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人才技术能力认证结果可用于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以及战略人才遴选、职级晋升、技术干部选聘等应用,通信设计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可从知识技能水平、工作实践能力、专业提升能力、获奖情况、知识技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因素、内容、方式、权重设计如下表(权重可根据需要调整):
表1 人才技术能力认证评价表

        三、结束语
        通信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要依托人才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适应技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依托知识管理平台,整合挖掘企业内外部知识,结合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结合人才管理流程将有助于企业快速有效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J]. 商业时代, 2012 (27)
        [2]陈建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03)
        [3]丁蔚.知识管理——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工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6)
        [4]张燕.知识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 时代金融, 2017 (33)
        作者简介:
        孙秋燕: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张劲: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