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森有1 邱宁2 陆梅3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716000
2.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716000
3.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 710003
摘要:本文对我国陕北苹果中华蜜蜂传花授粉进行科学的试验,通过数据研究分析中蜂授粉对果实坐果率、苹果生长、苹果产量、果品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其有效的推广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果业发展提供参考以及借鉴,通过中华蜜蜂传花授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花授粉;推广;试验;影响
随着陕北苹果栽培面积的扩大,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使自然环境中的昆虫数量急剧下降,大部分果园基本见不到授粉昆虫,再加上苹果树花期常常有异常气候出现,普遍存在开花多,坐果少的现象,造成苹果产量不稳定。近几年来果农广泛应用人工辅助授粉,主要是通过点授、喷粉和喷雾进行。这些方法虽然对提高苹果的坐果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投入多、授粉效果差,坐果不均匀,劳力投入大等缺点,苹果树授粉已成为制约苹果产量、质量和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推广蜜蜂授粉在果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1 中蜂授粉试验示范
1.1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20年4月15日在陕西洛川县土基镇中席西堡村苹果园进行。
1.1.2试验材料
试验果园面积0.35公顷,主栽品种为红富±,授粉树品种为红星,树龄1 1年。试验树和授粉树各4株,树高约3.2米,伸展半径约1.1米;树龄、树势、砧木相同,株行距3米×4米。授粉蜜蜂为中华蜜蜂。
1.1.3试验方法
在苹果树开花前3天将4棵试验树和4棵授粉树用20目的白色尼龙纱网罩住,使外界授粉昆虫无法迸入,将中蜂蜂箱摆放在网棚中心处,巢门方向朝向东南,作为中蜂授粉区。在网棚外选红富±和红星各4株,使其它昆虫可以自由授粉,作为对照区,也叫自然授粉区。
1.2结果与分析
1.2.1中蜂授粉对果实坐果率的影响
1.2.1.1中蜂授粉与自然授粉坐果率比较
盛花期,从中蜂授粉区和自然授粉区果树的相同或相近部位、同一方位选定调查花朵数,花期后1 5天调查坐果率(坐果率=坐果数/花朵数×%),结果见表1,红富±苹果,中蜂授粉区的坐果率为27%,自然授粉区的坐果率为9%,红星苹果中蜂授粉区的坐果率为32.5%,自然授粉区的坐果率为8.5%,红富±苹果中蜂授粉组的座果率比自然授粉组的座果率提高18%,红星苹果中蜂授粉组的座果率比自然授粉组的座果率提高24%。
表1中蜂授粉与自然授粉坐果率对照表
1.2.1.2不同授粉次数对坐果率的影响
在中蜂授粉区的苹果树上选择中心花或边花中花蕾较大的苹果花作为实验样本,在开花前用做好的纱网套套住所选择的实验样本。待中蜂授粉区内有较多中蜂活动时,选择一株实验树,打开视野内可以准确观测到的几个实验样本上的纱网套,记录中蜂在该花朵上完成完整授粉的次数f完整授粉是指中蜂停留在花朵雌蕊柱头上或者在雌蕊柱头上爬动),一只中蜂落在花朵上完成一个授粉过程记作授粉一次,同一只中蜂飞起又落回该实验样本再记一次。试验设置中蜂授粉次数为3次、5次、7次、9次,当观测的花朵上中蜂授粉次数达到试验要求时,将纱网套重新套在花朵的木质基部,使中蜂不能再次授粉。花期15天后,统计坐果率,结果见表2,中蜂授粉3次、5次、7次和9次时,其坐果率分别是13.%、20%、22.5%和27.5%,随着蜜蜂授粉次数的增加,坐果率也明显提高。
表2不同授粉次数对坐果率的影响
1.2.2中蜂授粉提高苹果生长速度
花期15天后人工疏果,中蜂授粉区和自然授粉区各随机取80个疏剪下来的幼果,称量果重,结果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蜂授粉后提高了幼果的生长速度。中蜂授粉区:最大幼果重是5.6克,最小幼果重是0.99克,幼果平均重量是3.58克;自然授粉区:最大幼果重是3.06克,最小幼果重是0.52壳,幼果平均重量是1.64克,中蜂授粉区比自然授粉区幼果生长速度提高了1.18倍。
表3不同授粉方式对幼果重的影响
1.2.3蜜蜂授粉提高苹果产量
苹果成熟后进行了测产,结果见表4,红富±苹果:中蜂授粉组平均单株产量是82.6公斤,自然授粉组平均单株产量是38.4公斤,中蜂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增产1.15倍;红星苹果:中蜂授粉组平均单株产量是91.5公斤,自然授粉组平均单株产量是38.6公斤,中蜂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增产1.37倍。
表4果树总产量对照表
1.2.4中蜂授粉改善了果实品质
果实成熟后分别从试验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上、中、下3个位置随机取样,每棵果树采摘100个果实,从中随机抽取30个果实进行果实品质的检验。中蜂授粉组的果形指数为0.8683(果形指数是指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自然授粉组的果形指数为0.8321,二者相差不大,蜜蜂授粉组的果实着色好,自然授粉组的果实着色差,蜜蜂授粉组果实的着色明显好于自然授粉组。
从表5可以看出,中蜂授粉组果实的固形物含量与自然授粉组果实的固形物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中蜂授粉组果实的酸度为0.3321,自然授粉组果实的酸度为0.4268,二者差异极显著(p<o,0 1)。中蜂授粉组果实的固酸比为41.1,自然授粉组果实的固酸比为32.85,中蜂授粉组果实的固酸比显著高于自然授粉组果实的固酸比(p<0.0 1),说明中蜂授粉组果实的口感明显好于自然授粉组果实的口感。
表5中蜂授粉对果实品质化学指标的影响
a、b代表数据的显著性(p<0.05);A、B代表极显著性(p≤0.01)。固形物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度代表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
2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中蜂授粉比自然授粉增产效果提高1倍以上,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中蜂授粉区授粉充足,有效利用了具有授粉受精能力的果花;二该地区果树花期授粉昆虫数量极少,坐果率很差,从而影响产量。
3结论
3.1红富±苹果中蜂授粉组坐果率达到27%,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是90%;红星苹果中蜂授粉组坐果率达到32%,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是8.5%。说明,该地区授粉昆虫极少,需要引入授粉昆虫来提高产量。
3.2随着中蜂授粉次数的增加,坐果率也明显提高,中蜂授粉3次、5次、7次、9次的坐果率分别是13. 7%、20%、22.5 %和27.5%。
3.3红富±苹果用中蜂授粉后明显加快了幼果的生长速度,中蜂授粉1 5天后幼果平均重是3.58克,自然授粉15天后幼果平均重是1.64克。
3.4利用中蜂为红富±苹果授粉,平均单株结果82.6公斤,比自然授粉组平均单株结果38.4公斤增产了1.15倍;利用中蜂为红星苹果授粉,平均单株产量是91.5公斤,比自然授粉组平均单株产量38.6公斤增产了1.37倍。
3.5中蜂授粉组的苹果着色好,感官上妤于自然授粉组。自然授粉组的果实中国酸比为32.85,蜜蜂授粉组果实中的固酸比为41.1,中蜂授粉组果实的口感显著好于自然授粉组果实的口感。
3.6中蜂授粉组的苹果树授粉比自然授粉组的苹果树授粉用的时间少。
4.目的
通过中蜂授粉试验示范,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同时积极联结蜂农与果农、菜农的合作,促进中蜂授粉产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吴杰. 几种重要授粉蜜蜂的特性及授粉应用[J]. 中国蜂业, 2003, (3): 35.
[2] 张英霞. 苹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效益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 (2): 47-48.
[3] 苏睿、张学文、董坤.中国苹果授粉研究现状.中国农学通报.2014.23—24
[4]王凤鹤、徐希莲、陈强、杨甫、郭志弘.北京蜜蜂授粉工作研究进展.中国蜂业.2012(4):2—23
[5]孙翠清、赵芝俊.中国农业对蜜蜂授粉的依赖形势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5.31
[6]吴杰,郭军,黄家兴.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10)13
[7]Jie Li,Chaodong Zhu,Fenghe Wang.Current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wild bees and their pollination roles野生蜜蜂及其传粉作用的研究现状.生物多样性 . 2007 - 12
[8]房玉波.西方蜜蜂、中华蜜蜂和壁蜂大田红富士苹果授粉对比试验.山东畜牧兽医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