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陈红君
[导读] 现阶段,农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属于保证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陈红君
        江安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省 宜宾市  644200

        摘要:现阶段,农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属于保证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需要采取的正确措施,思考应用技术要点,总结相关发展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意见,为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在未来阶段的发展提供助力作用。
        关键词:节水技术;水利灌溉;小型农业

        前言: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地域广大,人口基数大等问题,使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农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发展状态良好与否,会对国计民生产生关键性影响,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水资源紧缺现象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型问题,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改进灌溉技术措施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社会任务。
一、农村地区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概要
(一)灌溉渠道防渗技术
        通过灌渠对农田进行灌溉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农田灌溉技术,灌渠防渗则能够有效节约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相关工作人员在农田中对灌渠进行加工,使用石板、塑料、水泥等防水性能更好的材料增强灌渠的防渗能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在灌渠中渗透到地下区域,进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农田应用实践表明,应用灌渠防渗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农田水资源实际利用率能够保持在47%左右。在传统的渠道灌溉作业中,水资源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38-0.52,在农田使用灌渠防渗技术后,能够将水资源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0.86,比传统灌渠水资源有效应用系数提升了51%-72%。与此同时,该技术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对周边农田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改善因为水资源的下渗而造成的沼泽化、盐碱化的土壤,能够有效改变农田周边的农业生产环境[1]。
(二)喷灌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使用了喷灌技术之后,该地区的农田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已经超过了80%。相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农田中布设喷头,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喷洒到农田上空,达到灌溉的作用,这种喷灌方式比较简单,不会受到时间方面的约束,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农作物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这种农田灌溉方式的主要优点为:能够充分照顾到农田的各个位置,同时还能够保证灌溉的均匀性,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源,不占用农田[2]。
(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属于一种现代化的先进农田灌溉技术,其灌溉水源的实际利用率已经超过了90%,因此有很多农田开始用该技术代替固有的明渠输水作业方式,进而转化为利用低压管道对农田进行灌溉。输水管道能够在水资源的输送期间有效防止水的下渗、蒸发等情况的发生,进而大幅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和固有的明渠灌溉作业方式进行对比,管道输水能够减少5%左右的水源损失量,比传统土渠输水作业方式更加先进,水资源利用率能够提升38%-42%左右。与此同时, 管道输水作业方式并不占用农田面积,使用成本较低,更加适合农业生产的大规模使用。


二、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有效推广措施
(一)引导农民群体使用节水技术,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对我国传统农业种植技术而言,农业灌溉方式大多使用水泵或者田间打井的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作用,这些传统灌溉方式能够对田间农作物进行有效灌溉,但是,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对于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关农业部门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农业种植者利用更加先进的节水技术。首先,政府人员需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宣传节水理念,培养农民节约用水意识;其次,政府部门还需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调节作用,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将节水灌溉工作落实到实处,争取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3]。
(二)积极建设并不断升级项目管理机制
        地方农业局部门需要构建全新的项目管理机制,升级固有管理制度。有关工作人员需要贯彻资源保护机制,保证农业灌溉作业活动能够符合制度要求。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构建区外引水项目和区内存水工程,进一步保证地方区域性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农业种植者对于田地灌溉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部门还需要针对地方具体情况,建设水利工程,健全农业用水制度,对各种水资源补给项目工程予以足够重视,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雨水收集、排水渗透、水循环利用等工程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作业,为地下水攫取和渠道补水方式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实现水资源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项目管理效果[4]。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构建项目期间注意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管理水资源管理项目,宣传节水意识,找出人们拒绝使用节水技术或者节水技术无法落实的真正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水资源灌溉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三)保证资金管理机制能够落到实处
        在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期间,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作的具体要求,构建更加切实可行的水资源技术运行模型,组建系统化的控制系统和管理层级,用以保证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为日后阶段的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奠定优质基础。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保证水利管理资金的有效利用,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加大节水技术研究和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所以,政府部门需要为水利研究单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取得应有的资金支持力度。地方政府也可以在当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如:养殖场、食品生产厂、淀粉厂等,通过这种方式与农民建立起合作模式,为节水项目的建设攫取更多资金。
(四)建设示范基地,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通过适当的宣传,同构进一步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范围,让更多的农民群体了解到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工作需求下,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与广播站和报社等多种媒体行业进行行业合作,合理应用节水技术。节水灌溉宣传工作对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在满足农业灌溉需求的基础上,节约大量水资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之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助力作用。针对上述内容,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标杆式示范基地,对农民群体起到带头作用,让农民了解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使节水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更好的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宣传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而言,需要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用以保证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水资源灌溉能够发挥出最大作用,以此作为主要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提升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达到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为农作物后续阶段的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力资源支持,为农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广超.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有效措施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9):22-23.
[2]吕书华.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有效措施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68+154.
[3]张树辉.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63(15):133.
[4]杨伟.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思考[J].山西农经,2020,050(03):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