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华
江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湖南永州425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基层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属于关键所在,其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还直接决定了畜牧养殖的综合效益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确保基层畜牧养殖业的良性,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动物疫病;疫病防控;养殖户;养殖效益;
近年来,我国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以及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养殖动物种类同样有所增加,这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必须增强动物疫病的有效预防与控制,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做好区域内常见动物疫病的提前预防与控制,及时掌控疫病发展情况,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动物疫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1.1增强动物疫病检疫与免疫疫苗接种工作
基层地区的动物防控机构必须定期的组织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不仅需要做好日常的动物预防检疫工作,还需要做好动物屠宰检疫以及原产地的检疫工作,其中屠宰检疫主要就是屠宰场中针对屠宰动物的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检疫能够满足于原产检疫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允许市场销售。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们的食用安全,动物疫病检疫部门必须重视以及做好日常的检疫工作,对于宰杀动物必须严格的落实既定的检疫程序。基层养殖人员还应当定期的组织开展免疫疫苗接种工作,针对区域内常见动物疫病必须加强疫苗接种力度,避免动物疾病大规模的出现以及扩散。并且还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完成动物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动物免疫疫苗接种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2]。
1.2增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人员的防疫意识
由于大部分基层养殖人员并未掌握系统化的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并且有关部门并未重视以及做好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因此,直接导致动物免疫疫苗的接种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重视以及加强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宣传册等各种宣传渠道来全方位的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以及技术等,确保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疫病防控模式与方式早已无法满足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因此必须增强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以及先进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基层养殖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督促养殖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动物疫病的各个发病症状以及危害等,确保基层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除此之外,还应当组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作队伍,将专业和具体操作人员编成工作小组,安排到各个具体工作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诊断,具体人员配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但是要保证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进行高效的工作。具体的监测、免疫、消毒、控制和灭疫工作中的经费应该由政府进行合理的预算,保证具体工作中的经费得到充足的保障,并且建立应急预备金制度,保证面对突发疫情和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1.3增强人员的培训力度,健全疫病应急机制
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疫病防控人才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起到的积极作用,重视以及做好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工作,针对基层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应当定期的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增强人员的防疫知识水平以及防疫技术水平。为动物疫病有效预防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人才的基础。
与此同时,考虑到大部分动物疫病具备极强传染性,一旦出现,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设置疫病控制以及解决的工作方案,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疫病造成的危害。
1.3全面落实防控责任,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制度体系,要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就必须先要明确职责,建立权责明晰的制度体系。各个地区应当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职责文案,将三级疫病防控体系进行联动指挥,通过明晰权责使得网络化的防控体系能够得到高校运转,将局、场、作业区的防控工作进行统一的整合,提高综合工作能力。其次,应当确保任务到岗以及责任到人。将三级疫病防控体系的具体责任由各单位领导负责,将具体工作的责任安排到岗,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并且进行科学培训,提高危机处置能力,明确渎职责任,并将其进行文本化,以制度的形式确立。最后,应当增强监督管理机制,运转管理局建立具有规模的督查组,通过督查、抽查、暗访等方式对各个工作单位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的监督,责令违规单位整改,通过通报批评等方式明确正确工作方式,惩处责任人,监督三级疫病防控体系能够得到顺利运转,保证以作业区为基本单位能够进行切实有效的疫病防控。
2、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对养殖户的影响
2.1对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影响
因为基层地区动物疫病具备防控难度高、传播速度较快、影响范围较广、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区域内的养殖业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这便突出了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及时有效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保证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确保养殖数量与销售量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的增加动物养殖户的经济收入[3]。
2.2对于生产能力的影响
一旦爆发动物疫病便会导致养殖畜禽的大规模死亡问题,也有可能畜禽会因为疫病导致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进而直接的降低了养殖户的周期性生产能力,同时对于养殖户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养殖户后期的生产投资、养殖生产以及市场等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养殖户积极配合疫病防控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确保养殖户的生产能力,确保基层养殖户的养殖生产的安全性。
2.3对生产行为和生产预期的影响
采取针对性的疫病防控措施能够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日常生产行为以及生产预期,并且能够直接的影响到畜禽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而价格波动直接让养殖户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行为,进而影响到生产预期。引导基层养殖户科学的调整生产行为以及生产预期,充分的政府地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让养殖户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生产行为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降低动物疫病造成的危害,促进养殖业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对于动物疫病预防以及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必须积极分析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以及优化,确保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员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增强人员疫病防控意识与能力。制定完善的疫病应急预案,确保疾病的早发现早处理,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智. 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及其对养殖户的影响[J]. 吉林农业:上半月, 2018, 000(015):74-74.
[2]吴秀华. 规模化养殖场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兽医导刊, 2019, 000(022):12.
[3]张吉杭. 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有效方法分析[J]. 兽医导刊, 2020, 000(0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