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技术转移变更研究中存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樊风兰1 姜坤2
[导读] 根据《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目前我国药品技术转让是指药品技术的所有者按照相关要求,将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给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由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药品注册的过程
        樊风兰1 姜坤2
        东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 菏泽市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民医院 山东省 菏泽市 274000
        摘要:根据《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目前我国药品技术转让是指药品技术的所有者按照相关要求,将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给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由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药品注册的过程。而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技术报告系列指南中,技术转移(TransferofTechnology)可出现在大部分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从研发、扩大规模、生产、成品上市,直至批准后阶段。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的合理流动,药品生产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兼并重组,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技术转移过程。无论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之间的技术转让,还是生产场地之间的技术转移,都应充分评估、验证其给产品带来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变更研究。本文基于药品技术转移变更研究中存在问题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药品技术转移;变更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医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医药行业新药研发速度不断加快。药品技术转让相关政策实施后,药品技术转让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许多药品研发机构、生产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优化了药品技术资源的配置。但是,我国对药品本身和制药企业实行严格监督,要求注册批准药品技术转让,这进一步增加了本身存在风险的技术转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各种风险引起的技术转让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只有识别、分析和预防药品技术转让过程中的风险,才能顺应国家药品审查制度的改革,合理规避风险,保障直接利益,提高药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1药品转让技术的概念及现状
        药品技术转让,根据国际工业产权组织的定义,是指制造某种药品技术的所有者按照规定将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给转让者药品生产企业,受让人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药品注册的过程。其关键是行政许可及生产技术的转让。通过药品的技术转让,相当多的药品研发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和商业的对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统一集中了同一类型的行业。根据实际情况,我国的药品技术转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产药品的技术转让,一类是进口药品的技术转让。据调查,50%以上的医药企业产品是通过技术转让或外部合作获得的,近年来药品技术转让交易也逐年增加。但是,药品技术不仅包括知识产权(专利权、专利申请权、技术秘密、申请资料、未批准数据),还包括权力产权(临床批准、新药证明书、药品批准编号、药品注册证、进口产品注册证),因此,在转让过程中可能会有各方面的产权交付,以及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变化和“13 5”
2风险分析是药品技术转让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的药品技术转让包括1明确适当的目标。②合理完整的过程;③准确有效地实施、完善的技术转让框架包括决策机关、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管理、通信系统和文件系统、差距分析和风险管理、质量保证和规定标准。协助技术转让顺利进行,实现既定目标。其中风险分析是技术转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无法识别、评估技术转让项目的潜在风险,不能识别企业和产品的现状,技术转让项目的效率就会下降。

\
3关注化学药品杂质对比研究
        化学药品杂质分析应综合原料药的制备生产工艺、反应起始物、主要反应机理、制剂的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药品结构特点及分解途径等,分析药品可能的杂质组成和杂质来源。根据杂质分析结果,参考药典(BP、ChP、USP等)、现有标准、相同品种、文献研究资料,确立了适合本产品杂质检测的方法。以杂质分析为基础,对杂质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验证,证明使用的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相应的杂质。如果使用的分析方法与杂质控制和系统规格比较的标准(如BP、进口原发工厂标准等)中所载的方法完全一致,则可以重点验证申报品种的适用性。在系统相容性试验、检查限制、杂质的分离检出能力、辅料的干涉等特殊试验中,各杂质峰之间的分离情况(如分解物杂质峰之间、分解物杂质峰与主要成分峰之间、分解物杂质峰与溶剂杂质峰之间、空白辅料峰之间、主要成分峰的最高纯度检查结果)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验证分析方法对分解产物的分离度原料药杂质分析方法验证应以杂质分析为基础,重点验证工艺杂质(原料、试剂、中间体、副产品)、粗品、分解物。制剂杂质检查方法验证侧重于对降解物和毒性杂质(包括工艺杂质)的检查验证情况。
4保障措施
        药品技术转让不仅是我国提高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医药企业获取新产品的主要手段。技术转移可以从研发成果向生产技术的合理转变,引导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为我国药品的前进提供动力。同时,识别、避免技术转让风险,有助于技术转让的顺利完成,可以引导企业逐步适应新的医疗改革,提高市长/市场竞争力。为了确保药品技术转让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定期召开专家审查会议。专家审查会有两种工作方式:日常咨询、专家咨询会。专家咨询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药品注册技术审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其中,日常咨询及专家审查会是目前该省药品审查中心的一般专家咨询工作方式。审查院首先对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申报品种的基本情况,判断资料是否符合规定、处方工艺是否一致、产品质量的研究情况,然后召开专家会议,分析产品风险、技术难点,确保技术审查更加全面。建立沟通机制是让企业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审查批准的技术细节,共同研究研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这种沟通交流机制的建立可以直接提高企业发送审查资料的质量,提高申报资料的合规率,减少执行错误,确保技术审查顺利进行,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在开始生产现场验证之前,审查者将对申报材料进行技术审查,确认品种的基本情况,召开专门讨论会,讨论产品风险分析、技术困难,确保现场验证更加有针对性和全面。为了不断提高审查能力,组织审查人员参与总局、总局药审中心的教育研讨会、制药行业协会的各种教育、与行业专家面对面、学习最新药物研发知识、了解审查动向。(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目前正在完成的品种基本达到了总局提出的“标准不下降,效率提高”的总体要求。其次,省级中心将不断总结审查经验,整理现有问题,优化审查过程,更好地进行技术审查工作,严格保持质量把关,积累经验,逐步提高登记审查水平。
结束语
        药品生产技术的转移,无论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之间的转移,还是生产场地之间的转移,都应开展变更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自我评估。通过梳理广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2013-2019年发出的药品技术转让补充申请补正资料意见,结合资料分类和品种类别进行统计,归纳了申请人在变更研究中容易忽视或方法不当的问题,按申请品种的不同类别特点分析原因并提出研究建议。拟开展同类变更研究的申请人可以此为参考,在变更研究立项之时就制定全面、规范的研究方案,提升变更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星.处方药市场技术转让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2]韩月,刘兰茹,朱虹,张颖,李章明.药品注册审评制度改革给药品技术转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48(02):278-284.
[3]宋丹,武小赟,管海燕,邓婷,曾昕,赵颖.试谈中药在药品生产技术转让过程中的几个共性问题[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03):254-256.
[4]范东升.浅谈药品专利价值特点及其在转让时的价值评估[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1):123-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