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 袁红梅
[导读]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一环,具有方便读取、动态实时通信、安全性高等多种优点
        袁红梅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我国的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一环,具有方便读取、动态实时通信、安全性高等多种优点。以其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企业的供应、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在不同环节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既方便企业管理,又帮助企业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本文还将对如何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指导企业决策进行介绍。
        【关键词】射频识别 物联网 数据分析 通信技术
         1引言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
        在物联网中,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达到物体识别的目的。RFID技术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体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最终构成联通万事万物的物联网。
        2RFID技术
        2.1 RFID 技术特点
        读取方便快捷,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也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有效识别距离更大,可达到 30 米以上;数据容量大,数据容量最大的二维条形码,最多也只能存储 2725 个数字,RFID 标签则可以扩充到数十 K;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利用编程器可以向写入数据,从而赋予 RFID 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而且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更好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动态实时通信,标签以与每秒 50~100 次的频率与解读器进行通信,就可以对物体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除了上述多个优点,RFID 也存在的一些缺点,如成本高极易遭屏蔽以及 RFID 非亲和介质较多,不适用于金属、液体、内敷铝箔的包装。
        2.2 物联网RFID的应用现状
        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如果物联网顺利普及,RFID种类将十分丰富。展望未来,RFID技术将在21世纪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当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降到5美分时,射频识别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各环节的应用
        RFID应用领域有制造领域、物流领域、零售领域、医疗领域、身份识别领域、军事领域、防伪安全领域、资产管理领域。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以一家制造-销售一体化企业为例,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
        
        3.1 供应商环节
        供应环节中,上游供应商根据下游工厂的订单需求进行原材料供应,对不同原材料进行分类,分类形成物流单元或装运单元,发送给商户。在该环节中,上游供应商要将自身资质信息及产品信息一同发送给工厂。主要应用 RFID 技术,将原材料分类并形成各单元后,在每个单元粘贴 RFID 标签,录入相关信息。
        3.2 运输环节
        运输环节中,运输人员负责把按订单分拣后的物流包裹从上游发送给不同的工厂、仓库或门店,此环节需将所配送的包裹信息与配送人员、配送车辆标识进行关联,并记录签收信息。主要应用 RFID 技术,按照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进行货物运输并记录货物转出、配送人员、 配送车辆及签收信息。
        3.3 加工环节
        加工环节中,采用不同原材料制作成品,为每类成品粘贴 RFID 电子标签,根据 EPC 编码标准写入相关信息,主要信息应包括:加工地信息和质检信息。将原材料加工为成品后,在每类成品上粘贴 RFID 标签,录入相关信息。
        3.4 仓储环节
        仓储环节中,仓库从供应链上游接收货物,采用智能仓储技术进行货物入库、存储、分拣和出库,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多项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此。RFID 技术:将入库、库存和出库的相关信息录入 RFID 电子标签;入库管理技术:根据历史数据了解货物在什么情况下已损坏,对其进行预包装;使用智能仪器对货物提及进行测量,智能安排货位;智能机器人:通过作业计划调动机器人,实现“货找人、货位找人”的模式,整个物流中心库区无人化,各个库位在智能机器人驱动下自动排序到作业岗位;智能分拣技术:采用算法优化拣货路径,拣货时系统给员工提供最优的路线;精准预测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库存需求精准预测,从配货规划、运力调配,以及末端配送等方面做好准备,平衡订单运营能力,降低爆仓的风险;二维码精准定位技术:每一个库位有对应的二维码,系统可查询库位商品信息,实现商品精准定位。
        3.5 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是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接收货物后将不同种类的货物增加信息如门店信息、销售信息等。RFID技术:货物运输到门店后为每种货物录入相关信息;ERP:将销售信息录入 ERP 系统,对产品、地区、客户等信息管理、统计,并分析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等方面;POS:记录客户购买信息,对顾客进行画像,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回购率;二维码:标签上印制二维码,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后,即可登陆相关网站,方便快捷地验证品牌真伪;无人零售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算法和传感器等技术,顾客无需结账,即买即走,系统可以追踪商品,顾客离开后从他们的个人账户扣款,免去了顾客排队的苦恼。
        4 结论
        当RFID系统应用普及到一定程度时,每件产品将通过电子标签赋予自己独特的身份标识,尤其是如今随着5G、三网融合的日益普及,今后RFID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将是必然趋势,也必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保云. 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 23(12):1-7.
        [2] 李联波. 大数据理念下的采购管理创新[J]. 现代企业教育,2015(2):22-23.
        [3] 周敏, 师源, 徐祯炜,等.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29(26):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