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秦小芳1 张美华2
[导读]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程方法中,其主要目的是系统性地阐明了“如何做软件”的流程与工作法
        秦小芳1  张美华2
        1.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2.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摘要: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程方法中,其主要目的是系统性地阐明了“如何做软件”的流程与工作法,阐述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所应用的技术工具为、技术路线、技术方法等软件支撑环境与操作过程,形成了软件系统从开发到交付的系列任务框架,对开发任务的工作步骤、流程做出合理化规定,提升开发效率与成果性能,因此需要综合设计、合理选用软件工程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库管理,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信息服务。故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增强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责任感以及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前进的,因此,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与完善。
1软件工程法应用现状
        1.1结构化方法的应用
        结构化方法依靠系统需求分析,事先确定出一套完整的、一致的应用需求并采用相应的结构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随着用户对计算机软件需求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中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逐渐难以满足这些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嬗变、演化的需求。软件开发过程需要的生命周期往往是计划预定的,但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固定的结构化语言为手段的结构化方法往往缺乏变化性和可扩展性,而计算机软件的需求迭代速度很快,在经历固定生命周期后,结构化方法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在功能性、兼容性以及实用性方面往往与当下需求有所偏差,这一需求目标与结合实际的差异往往代表着极高的工程代价,甚至可能出现成果问世即被市场所淘汰,这往往等同于工程开发失败,因此采取预先定义需求策略的结构化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互联网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
        1.2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
        面向对象方法在当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热门方法,在人工智能、操作分布系统、数据库、物联网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发展也非常迅速,普及率高,但技术要求高,经济性相对较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主张用人类常用思维方法认识、理解并建立系统能映射冋题,以普遍性需求覆盖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强调系统的一致性,客观上提高了各个开发阶段的技术衔接与对应的标准化趋势,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将软件开发流程与需求易变因素进行了技术隔离。面向对象方法代表着软件工程开发方法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属于现代化的涵盖需求方向、同时确保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开发方法,但实用开发技术尚不完全成熟。
        1.3双层技术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环境中两层技术是比较老练的技术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形成信令端点建立数据传输关系是其主要结构,在这段时间内,服务器可以满足操作系统外部用户的需求,其先为信息调用提供索引系统,接受客户端操作数据,扩展数据库中的查询,将数据反馈到客户端环境。客户端能够为用户解决数据分析和逻辑相关问题为其提供界面操作条件。双向数据获取和调用关系由于两层技术工作的特点,提高了数据服务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简化了在低工作压力环境中的系统,但是,当大量用户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服务器负载过大、响应时间慢、计算效率低下以及数据错误频繁等,可能还会显示崩溃情况根据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上的负载情况。

所以,两层技术、多层结构和强调三层结构在社会环境中普遍已经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产生了影响。
        1.4原型化的开发技术
        运用原型化的开发技术与设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工序步骤,对于新的技术人员来讲,可以更高的保障其开发出的软件具有较高的性能。该项技术与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软件运行用户的问题与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对比生命周期开发技术与设计,原型化的开发技术与设计更加简单便捷,能够有效地弥补生命周期开发技术在设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软件运行第三步的时候才能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以及软件的缺陷。能够有效的提升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进程,显著提高软件开发与设计具有的实际效果。原型化技术具有三种形态,其中包含工作形态,纸上形态以及现有形态。工作形态指的是:首先对软件进行设计与制作,对软件的部分功能针对性的测试,还可以较为深入的探究出软件是否具有实用性;纸上形态也就是技术研发人员运用纸张的模式,将软件的模型呈现出来;现有形态是指在技术开发人员经过分析、研究、构建、评审以及修改等步骤,从而较好地保障所开发与设计的软件具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2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趋势探究
        2.1信息保护技术
        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的产生导致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逐渐提升,而这种关联性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影响的产生,为用户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问题,比如个人信息泄露等。为了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升数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对其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通常来说,互联网属于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很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的入侵,导致系统出现问题。在如今时代下,每个企业、每个团体的工作都需要应用到互联网技术,在这种情形下,相关技术人员提升对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其他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晚,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逐渐提升,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在大数据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不断发展下,给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了将这些挑战转变为良好的发展机遇,需要各行各业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合适的发展方案,有效提升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2.2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技术是现代普通用户生活中已经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它突破了个人存储设备以及空间的限制,只需要保证用户的移动设备和网络相连接,然后登陆自己的云端账号即可,就可以对自己的云端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其优点不仅在于使用方便,还在于可存储的空间规模是普通存储方式难以匹敌的,目前仅有少数的几家互联网企业才具备研发和提供云端存储技术的能力。未来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存储,并且致力于打通各个环节中数据的流通,实现一个全生态链的云端数据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方向,如美团从单一的提供生活服务,已经逐渐发展到了提供外卖、出行、金融等多样化的体系,围绕用户实现所有的数据服务。这也说明了进一步拓展元存储技术是未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2.3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技术
        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技术与上述两种开发技术进行对比,该种技术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主要运用较多4G技术,以软件需要的功能以及软件开发工具为基础进行开发与设计。在运用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技术人员仅需要确定软件具体的内容以及功能,就可以较好的对软件进行程序上的编写。而后,该项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编码设计以及分析,完善对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工作。所以,自动化的系统开发技术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所需要遵守的原则与要求都非常严格。
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背景之下,计算机技术需要结合大数据进行发展,并且不断地深入研究,提高和各个领域的结合程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技术落实到生活中,真正发挥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提升社会的经济效益并且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2):46-47.
[2]邵换峥.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4):126-127.
[3]冯博渊.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6):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