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陈国红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各行各业的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工业发展水平也在稳步增加
        陈国红
        (平南县环境监测站,广西贵港市平南县)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各行各业的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工业发展水平也在稳步增加。但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工业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逐日加重,以环境作为代价的发展使得公众对环境安全十分担忧。基于该情况环境监测变得尤为重要,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促使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转型,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是当前控制环境污染程度的关键命题。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
        引言:
        当前国内的自然环境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脚步,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伤害,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近些年,我国愈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关系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尤为重视。
        一、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意义探究
        从整体上来看,环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也是一切环境监测工作的可靠性保证。它包括了环境监测工作室内一系列的工作项目,如实验中的对策和试验方法等,必须做到数据准确将误差数值降低到最小,做好全方位的环境监测。环境质量保证关系着环境监测的相关数值能否达到理想效率和标准,也关系着环境监测的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1]。做好环境质量保证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地将误差数值降低,使监测数值具有可参考性和代表性。因此,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注意好把握实验相关数值,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可靠的实验数值来进行研究,以做好质量控制实验质量保证。
        二、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概述
        (一)进行空白实验
        空白实验可以很大程度地反映环境监测实验室内仪器的运行情况和整体效率,并且能够体现出实验仪器需要的运转必备条件和实验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素养。但同时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百分百的消除实验样品的干扰因素,而且无法得到纯净的样品和实验值。其实验方法也较为简单,也就是用超纯水代替实验样品,并且运用和实验的样品相一致的检测方式,操作步骤也需要完全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空白实验必须和实验的样品进行同样的分析化验,并且要同一批次检测,这样才能判断出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器皿和实验试剂及操作人员的方法有无误差,有无对实验样品造成污染[2]。最后空白实验还需要进行两次平行分析,并且两次的实验误差值不能过大,一般要控制在50%以内。
        (二)把控测定限值
        测定限值即实验定量范围的两端数值,即测定实验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测定下限值就是实验数值在最大可控范围内可允许出现的待检测物质的最小量值,但其需要满足测定的误差内的预期要求。且该数值要看实验中选用的是哪一种实验方法,如实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非常高,那么测定下限的则会偏高。
        (三)实验双样的选择
        在具体的环境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测验的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多种检测方式来提高检测效率。而平行双样的检测方式就可以有效降低结果的误差值,该检测方式需要将同一份样品分为两份或者多份在相同的检测环境和操作步骤下进行试验。这样可以检验出样品在最后试验结果中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还可以检测出样品成分是否稳定。在环境实验室中,需要根据样品和实验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验室内的仪器的精密性来决定进行检测的样品数量。最后检测出来的结果要符合检测所允许的误差,实验人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结果不在试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要找出原因并且总结数据同时对样品进行再一次的实验分析[3]。
        (四)实验加入标准物质
        该实验的质量控制方式是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在被检测样品中加入相关的标准物质,并且在最后的检测结果中除掉该标准物质的相关检测值,提高整体实验结果的测定准确率。该实验方式需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方面是实验所加入的标准物质性质需要和被检测样品性质一样,形态也需要一样,整体的浓度也需和被检测样品相符。要注意在加入标准物质后被检测物质不能发生质的变化,如发生变化则在计算结果时要考虑该因素变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加入标准物质时,其外部状况虽然与被检测样品一致,但其同样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因此会影响检测结果,最后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得出准确的数据。


        (五)实验标准样品对比分析
        标准物质在环境质量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有着量值传递的效果,在具体的实验分析过程中,可以帮助实验过程和结果溯源。因此,其常被用于作为标准样品对比分析过程中,该方式同样可以检验出实验仪器精确度和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高低,当实验过程和结果出现争议时,此对比分析方法也可以尽量避免实验争议和误差。实验室要将标准物质和检测样品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推断实验过程是否出现了误差
        (六)实验室内进行检查
        该方式的主体为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对于实验样品和检测结果进行交叉检查。由于实验室内进行检验的操作人员不相同,所以实验结果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在部分实验中可以采取操作人员比对检验的方式,来测试实验结果是否准确。从实验操作人员主体出发,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科学的比较和实验,来判断实验操作人员是否专业。如果实验室内操作人员的实验结果相差无几,那么就可以基本断定改样品测试是较为准确的。
        三、实验室内质量保证的措施探讨
        (一)做好标准的严格管理措施
        由于部分实验室内管理模式较为混乱,缺乏严格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对于实验人员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具体明晰,对于实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十分松散不到位,导致实验过程也十分混乱,检测质量无法保证,可控性和规范性较差[4]。对于该情况的实验室应该及时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落实好相关管理措施,确保实验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严格按照管理措施进行,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质量和效率。
        (二)做好实验的效益分析
        在进行环境监测实验时,由于环境监测的数值一般都比较小,因此其实验结果是比较理性和直观的,而在后期的检查和验收程序时,要注意做好实验的效益分析,把控好环境监测所带来的效益,探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三)做好实验统计的规律分析工作
        环境监测的实验结果可以运用数理层面中的方式来进行规律统计分析,对影响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变量进行剖析和谈论,对环境实验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解释,同时提出有效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把握环境质量的改善方法。
        四、结尾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环境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由此环境监测工作尤为关键.通过分析环境质量来进行环境质量控制是必要措施,但该工作较为复杂且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变量和误差性较大,因此需要不断改进现有的实验方式方法,以往单一的环境监测方式和质量控制方式已不适用,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方法,用科学的思维去进行实际的检测,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莫伟言.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检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上海化工,2019,44(07):37-39.
[2]孔令群.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21):22-23.
[3]李高翔.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研究[J].清洗世界,2020,36(08):125-126.
[4]刘晓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分析[J].煤炭与化工,2016,39(03):158-160.
        作者简介
        姓名 :陈国红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9203
        民族:汉
        籍贯:广西桂平市
        现任单位:平南县环境监测站
        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位/学历:大学本科  理学学士
        研究的方向:环境监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