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在全媒体下的传承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武文惠 翟晓慧 徐莹莹 张晓丽 金小龙
[导读] 自互联网进入媒体时代以来,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文化发展更加多样化
        武文惠 翟晓慧 徐莹莹 张晓丽 金小龙
        南京工程学院 211167
        摘要:自互联网进入媒体时代以来,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文化发展更加多样化。诸如“ Tik Tok”和“ Kaiso”之类的流行视频平台的兴起已使人们的文化消费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感官体验。诸如剪纸艺术之类的传统无形文化由于其独特的表达和继承方法而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欣赏和使用价值,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逐渐消失。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如何更好地赋予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是以剪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剪纸文化;传承;艺术特色
        引言: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展示形式。 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 这种具有丰富文化艺术和宝贵遗产的民间艺术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众所周知,陕西位于三秦国,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延续。 因此,本文将以山西县的剪纸文化为基础,探讨剪纸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特色。
        本文将通过对剪纸传承方式的研究,对以往优秀的剪纸理论进行总结,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探寻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可能性,弘扬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一、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它被现代人称为“活化石”。 这是在工人中广泛传播的一种精神追求。 它显示了工人对生活和生产的感知,以及切纸的艺术表现方式。 民间剪纸艺术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和吉祥的寓意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它们都包含我们的传统阴阳哲学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在我国对剪纸艺术进行研究和考证时发现最早具有剪纸特征的纹样是在金银箔、皮革等一些质地相对轻薄的材质上完成的。
        真正的剪纸艺术是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创造的。 直到魏晋南北朝,剪纸艺术才逐渐成熟。 切纸机主要使用纤维纸作为创作原料。 在整个隋唐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一些诗人也创作了与剪纸有关的诗歌,以表达对剪纸艺术的赞誉。
        宋代,由于造纸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类型的纸制品出现在市场上,为剪纸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造形式。艺术多样性。另外,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纸制品不再是奢侈品,并且切纸技术已经在人们中传播。甚至还有专门用于装饰窗户的烟囱和用来送礼的烟火[2]。剪纸还可以用作女性红色刺绣的基础设计,也可以用作装饰灯笼和茶杯的设计。剪纸艺术逐渐发展为明清两代人的艺术,并进入了宫廷。在剪纸艺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新的创作技术不断创新,作品中包含的含义也更加丰富。
        二、面临的挑战
        1、滞后观念加剧断层危机。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离大众的距离也在加大,同时大多数剪纸消费者对剪纸仍秉持固有的传统观念。此外,民间剪纸艺术如今大量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的局面,剪纸艺术传承人及艺人都较为年长,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离大众的距离也在加大,同时大多数剪纸消费者对剪纸艺术存在滞后观念,加剧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

因此,增加剪纸文化在普通大众中的普及度,就成了传承与创新剪纸艺术的重要课题。
        2、新媒体对传统作品价值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汽车媒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与传统艺术欣赏价值相比,人们希望看到剪纸的不同方面。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剪纸工人的工作定位不同。 一些剪纸艺术家专注于创作作品,强调欣赏作品的艺术。 有些结合了对实用性的更普遍的强调。 如何变得更有趣和更有趣是促进剪纸传播的方法之一,但是如何在不失去独创性的同时变得有趣是每个剪纸工人应该问自己的问题。
        三、艺术特色
        (一)融通性
        目前主要的剪纸艺术分布在陕西和山西两地,二者之间的剪纸艺术相互影响。虽然在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其创作作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陕县的剪纸艺术更喜欢用轻快简洁的方式来表现,其创作技术也更加的细致。而随着剪纸文化的不断发扬,我们也能看出创作人所处地域的不同,其所创作的作品也更具有粗狂和精巧之分。
        (二)原创性
        经过文字研究,我们发现在陕县染色的窗花在创建过程中会切掉其外部轮廓,然后用刷子勾勒出雄蕊,子午线和线条的内容。一旦完成这些斑点,它们将被均匀着色。通常情况下,成型的窗格栅必须经过这三个过程才能完全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非常不便,因此这些窗格栅基本上是供个人使用的。在1920年代左右,学会了用纸切割窗户格栅的技术的村民任崇卓对这种传统的制作窗户格栅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剪纸的过程中,所有需要表达线条的部分都采用凹进技术进行裁剪,这样就可以省去后期的线条绘制工作,并且可以在染色后直接进行染色杯子。如果宣纸在进一步的还原过程中重叠,则一次可以切割多个位置。宣纸混合效果非常好,得益于多层混合方式,宣纸之间相互模糊,色彩过渡,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清晰,新鲜,优雅。
        (三)奇异性
        在许多地区,黑色被认为是一种不幸的颜色,尤其是在婚礼期间避免使用黑色。 但是在制作窗花时,尤其是在山西县,设计师使用黑色的花格来表达节日气氛。 这与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关:他们认为黑色是最雄伟的颜色,没有颜色可以掩盖它。 此外,当地的门,窗和天花板都是用白纸做的,用黑纸剪裁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反差,而且会使设计更加醒目。
        四、结束语
        民间的剪纸艺术源于生活的运用,承载着浓厚的当地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它也充满了人们的美学研究及其统一的历史遗产。 因此,保护剪纸艺术并总结和总结其艺术特色和创作技巧是提高剪纸艺术的价值和重要性的主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促进剪纸民俗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也是我们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敬尧. 剪彩镂刻民间韵味——株洲百井剪纸的艺术特色与传承[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7):156-159.
        [2]贾单妮. 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保护[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5):76-81.
        [3]姜彬,范传南. 论方正剪纸的开发与传承[J]. 理论观察,2016(12):133-134.
        [4]杨圆. 浅析漳浦剪纸的传承渊源及其艺术特色[J]. 大众文艺,2016(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