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项艳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农业化工业化的程度进一步的推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负值影响
        项艳
        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安徽省阜阳市  2360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农业化工业化的程度进一步的推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负值影响。农田的化肥农药的施用,工业化粗放型排放在整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均对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地表水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水源,改善地表水整体的污染状况迫在眉睫。
        关键词 :地表水监测 ;在线监测 ;进展与问题
        
        生态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环境保护成为了国民公举的一项事业。地表水质监测相比土壤、固废来说,是整个环境监测体系中较常规、较简单的分析监测。地表水污染状况较上个世纪有所改观,但随着企业化工厂的发展,化工产生的污染相比上个世纪却更加严重,地表水质量作为人们生活用水或者生活饮用水都须加强提高。为有效预防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如不加强对排放废水的污染有效治理,将会加剧可用地表水资源消耗。水资源匮乏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针对于地表水污染问题,要制定更加系统性、科学性的环境监测体系,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手段,对地表水环境进行全方面的监测,准确查找到水污染源,从而开展更为有效的污水治理,达到人与自然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皖北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现状分析
        (一) 监测范围的现状分析
        工业的快速发展带给生态环境巨大的压力,部分环境管理与监督呈现出粗放管控模式,在现有水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同时,并没有对环境保护注重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我国的地表水在上个世纪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造成了地表水水体的变质下滑。现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对企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在摸索中改进、提高。地表水环境在线监测体系存在许多的漏洞,生态环境部门正在忙着查漏补缺,在污水治理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行为也在逐渐规范,并逐步消弱地方属地行政干预。尽管我国的水体监测技术在理论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监测项目方法也在逐渐增加,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监测技术还存在许多难点盲点,部分监测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专业监测技术人员配置也没有有效地及时补充,使得整个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
        (二)在线监测系统运作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地表水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在整体运作过程中存在较重要的问题是监测体系还不够成熟。运维设备会出现连线中断,设备配件不能及时维护或更换而导致监测数据向信息中心平台传输中断。环保管理部门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至于运行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定义和修改。
        企业污水排口在线监测数据偶尔会存在数据偏离现象,使得排放到河流的污染物浓度控制没有有效监控。
        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没有在严格标准的范围内进行运作,同时地表水自动在线监测项目参数偏少,只能在最基础上呈现出水质状况。站在宏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并没有给水域的质量提供健全的项目参数,在整体运作的过程当中,虽然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但国家的相关规定并没有细化,以至于出现的结果并不能让人们满意。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在各自的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充分协调沟通,达成数据共享,以至于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监测区域设置属地区域管理,企业的污染源排放河流的具体点位没有有效防控,监测效果没有得不到有效提高,许多监测手段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地表水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清晰完整地展现出地表水地环境现状,但目前在线监测检测出数据存在着数据精准度低问题。
        (三)水质监测管理水平的现状分析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虽然完成了站点的建设,但是并没有实现区域监测和流域监测。水体水质在线监测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要实现跨界管理,在跨界管理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跨界管理工作不仅仅涉及到水质在线监测问题,还会涉及到行政管辖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的纠纷,同时也存在着真空区域。管理上存在着不协调,管理效果不佳,水体污染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二、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法分析
        (一)物理化学方法分析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是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最经常应用的方式之一。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物理信息在监测数据当中最为容易获取的数据形式。现场监测主要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有温度、电导率、pH、溶解氧、水体浑浊程度,监测设备简单易操作,在整体的监测中成本比较小。随着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可改进提升物理器械与设备上,增加监测项目,降低监测的整体成本。地表水污染问题当中,无机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程度比较严重,水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改进提高试验仪器精准度,以及对化验分析人员的责任心、精细要求。为了进一步对水体中的成分或毒性进行检测,需要应用到更精密的仪器,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便携式气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气相分子光谱仪等,提高监测水质数据准确性,以便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二)生物监测技术方法分析
        生物监测技术是常规、较复杂环境监测技术,通过生物个体、种群等对环境所产生地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整体的工作速率比较高,可以提供快速实时性的数据,强化水质整体的准确性。监测水体水质污染工作可应用到生物技术。大多数的微生物、水藻、鱼虾对生存的条件比较敏感,当水体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微生物等会率先作出应急反应。比如说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相关数据进行观测,可监测出该区域的水体水质是否发生了污染问题,从而能够及时的制定科学、合理地水资源污染问题治理改善措施,提供优质地水源。在皖地区,生物监测技术的使用较为简单,生物技术在具体应用监测中,主要应用到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群数和叶绿素(a)来表达水质状态,而生物传感器、急性毒性实验还没有完全应用在监测技术当中,所以对监测水体的相关数据有效的统计并没有正在的实现。
        (三)遥感监控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已被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皖北水体水质遥感监测主要将经验分析以及水质参数作为调查基础,进而环境监测信息平台能够提供高质量地服务。现阶段遥感技术并没有用于监测技术上,如在广阔的河流水库水面或条件恶劣的状态下现场采集水体样品。
        三、改善地表水水质监测效果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
        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细节性问题,以至于水体水质监测的效果不佳,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出监测的作用。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强化地表水监测的效果。对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增加更能反映水体状态的项目参数,充分的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系统建设中,以便于可以实现水体的连续监测和远程调控。建设环境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所监测流域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熟知监测水域的地质地貌特征。根据在线平台汇总的相关数据,对监测设备进行重新调配,合理的安置,针对于水体上游的污染源企业要进行重点监测、加密监测,水体下游的污染源企业要进行防控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分类与汇总,评价。对在线监测内容信息进行实时跟踪报道,了解各个项目参数的阈值,当监测的数据超过阈值之后就要去做相应的调整,让在线数据在有效范围内,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二)合理调整监测指标频率
        水体在线监测工作最为重要的改善措施就是对监测指标的频率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监测水体水质的过程当中,了解相关区域的水体污染情况,针对具体的情况,对水体的功能进行分类,动态化的了解污染的具体程度,对水体当中所存在的不同的污染因子进行监测,根据污染程度,实时调整在线监测的数据频率,以便于可以对监测工作进行调整。监测工作要实现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监测,对水质污染问题进行集中、分类处理,降低整体的监测成本,不断的提高监测的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机制进行调整,制定更加有效的科学规章,规范监测管理的整个过程,强化监测的最终效果。水质监测工作要具有针对性,根据特定的监测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结束语:
        现阶段,地表水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地表水是人们生存最重要的水资源,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进环境监测设备,并在技术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解决环境问题也是提高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故此,我们更需要加大力度治理地表水的污染问题。地表水污水治理工作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地表水监测技术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但是整体的监测效果却有待提高。通过对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分析地表水环境在监测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法、依据、标准,改善目前的监测效果。
参考文献 :
[1]  陈雯 .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 [J]. 现代园艺,2017,8(16):167-168.
[2]  孔令燕 .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 [J]. 农民致富之友,2015,8(14):290.
[3]  孙立岩,姚志鹏,薛荔栋,沈欣 . 浅谈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 [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4(6):29-31.
[4]  陈亮 . 浅谈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