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郭亚光
[导读] 档案管理是一项有着较高业务性和政治性要求的工作,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不仅能加强档案资料保存的稳定性,同时对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郭亚光
        绥化市北林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152000
        摘要:档案管理是一项有着较高业务性和政治性要求的工作,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不仅能加强档案资料保存的稳定性,同时对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大,档案中的信息资源也愈加广泛,这些都对档案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是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人力支撑,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才能更好的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提出了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引言
        档案是记录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当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便利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作为这项工作的实际执行者,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所以本文对如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
        1)个别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政治素养。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感。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费心费力,档案管理人员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对档案信息的管理不细心,导致档案中记录信息缺乏准确性。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很强的政治素养。但现实工作中,管理人员常常缺乏对档案信息政治性的了解,缺乏对档案信息的保密意识,严谨负责的工作素养较为薄弱,因此阻碍档案工作科学化的进程。
        2)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业务技能。档案信息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了档案管理的知识和业务,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的正规化进程。但往往由于许多新上岗的管理员工,没有经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培训,一代代管理人员仅凭工作交接时的口口相传或者“交代”开展工作,从而使他们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使他们在后面的工作中会出现乱丢、损坏档案信息的行为,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减少工作人员有效的工作时间。因此,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和业务能力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之一。
        2档案管理人员必备基本能力
        1)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政治素养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具体指档案管理人員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等。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机密性特点,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直接管理一些机密资料,这些都要求管理人员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工作,有组织有纪律的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资料的严密性和安全性,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开展管理工作,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防止档案资料丢失和被盗用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将档案法、管理制度与自身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制定完善档案收集、审核、查阅借阅、整理规划等内容方面的制度,实现有法可依。
        2)具备专业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业务素质是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是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规定,掌握档案相关知识,如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档案管理技术等等。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管理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文字性,需要经常写总结、调查研究等方面文字,需要将不同的材料进行汇编,这就对管理人员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学习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有效利用,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服务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管理人员应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做到主动服务。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有积极的态度,通过对档案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路径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事业不断发展,其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大,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管理人员应结合现代化发展以及实际需求,在传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稳定有序的开展。在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应着重在档案的安全制度、工作的责任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善。完善安全制度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应在实际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中,结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完善。比如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计算机安全使用等等。在责任制度建设中,根据岗位的职能要求落实岗位人员的实际责任,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以人定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服务制度的建设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员服务精神,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切实的发挥出档案管理的服务作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2)建立档案管理评估平台。首先是技术评估,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网络技术、文件、数据库技术等等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推动档案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加强对技术方面的评估。其次档案质量评估,针对数字化档案内容,管理人员应联合技术人员、档案专家等开展评估,主要包含数字档案文字的质量、图片、视频内容质量,数字化过程中对质量的影响等等,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保障。最后人员评估方面,需要针对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等,进而做出合理的安排,以提升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首先在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中,通过将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建立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库,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应通过制定文档归档标准,在数据库的访问中设置严格要求,避免数据信息丢失或被篡改的风险。其次电子档案的存储和共享。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资源共享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提高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要大家对档案信息资料的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料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档案信息的挖掘,注重对开发资料的筛查和整理,并将其按照需求提供给需要的人员和部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进程,是我国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档案管理科学化将为档案的管理提供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探究中,我们知道了要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和服务意识,提高沟通和协调组织能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的文章撰写能力。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养的同时,档案相关部门领导也应该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威娜.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J].赤子(上中旬),2017(11):279-279.
        [2]刘佳.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J].黑龙江史志,2018(9):279-279.
        [3]古罡辉.浅议如何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J].卷宗,2018(12):52-53.
        [4]胡春红.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J].小作家选刊,2017(8):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