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冰 程龙
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 251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已经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明显提升管理效率。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投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而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为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
1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能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能极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干扰。同时信息技术设备能提供辅助作用,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在水利
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再次,应用信息技术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水平,还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改善的工作效率;最后,在以往水利工程管理中,都是由专人负责,极易受到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主观性以及自身技能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但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最大程度避免水利工程管理受到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2 水利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的特点
2.1 缺乏连续性
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占地大及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所以施工空间跨度相对较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同阶段与时间内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例如,我们熟知的三峡水利工程,冬季施工与夏季施工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不同阶段工程的特性,加强对现场管理的工作力度。另外,由于工程建设规模较大,需要多个工程协调配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通过全面分析工程不同阶段的技术、费用、安全以及要求等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制定不同的控制管理目标,以此来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2 复杂性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不统一,现场管理极为复杂、烦琐,导致现场管理过于混乱。无论是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建设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关领域交叉重叠以及空间、时间错位的现象。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由于工程建设涉及领域与层次较广,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2.3 特殊性
占地广、用时长等特性充分体现了水利工程选址的特殊性。水利工程通常会建设在交通不便且较为偏僻的荒地、峡谷以及山区。所以经常会在周边建设一些员工生活区、办公区域、公路等辅助设施,保持与外界联系,这也是水利工程准备与建设周期比较长的原因之一。
3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在新时期的有效策略
3.1 CAD 绘图技术
绘图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极为关键。以往传统手工绘图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手中需要经常拿着三角尺、直尺等不同尺寸与类型工具,且需要不断更换和应用工具,后期修改难度也较大,甚至有时还会造成重新绘制。但是通过 CAD 绘图技术,其具有的线型库与统一标准字体库,能有效缩减绘图工作量,使绘图更加方便,后期修改也比较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图面的清晰度与整洁性。
3.2 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在基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能高速传播数据,将技术的支撑作用发挥出来。网络通信技术能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现共享共建各种信息资源与数据,将各地各类水利工程项目有机连接在一起。同时,应用网络通信技术,能及时校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信息传输量,以此来提升水利三维模型、图像以及数据间的交互使用效率。
3.3 数字扫描技术
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数字扫描技术,是汇总水利工程施工数据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详细扫描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数据信息,并在主要的处理系统中统一输入汇总数据,有利于集中处理。数字扫描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方面,
可以实现分层处理数据信息,积极找出施工环境的衔接点,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操作水准的进一步提升。
3.4 移动遥感技术
在实时采集现场施工信息时,可通过移动遥感技术来实现。移动遥感技术可以对施工数据信息采集的准确度与时效性提供保障,这也是其具有的突出优势。例如,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集过程中,主要依托于航空器采集目标区域数据信息,该技术兼容性相对较高,能有效收集多种类型数据,增强信息数据的总容量。但在实际管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提前对工程边界位置予以明确,防止移动遥感技术越界采集数据,这样才能对数据采集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一般来说,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等各种各样的工程数据,都会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产生,如果仍在采用以往人工记录和分析方法,就会降低数据应用有效性。但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水利工程数据库进行更加完善的构建,融入程序设计理念,提高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将抽象学思想融入数据库技术中,还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数据库系统,既能方便信息查阅,还能实现存储、改正、分类处理数据,只需输入分类序号或关键词,即可调用有关数据,大大提升了获取数据的效率。另外,通过合理构建数据库,可以帮助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实现对资源的完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与水平,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未来还应加大对信息化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宽信息化的使用范围,增强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保障,推动整个水利工程的利用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蒋召伟.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3):300.
[2]张亮.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