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 胡小冰
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 251500
摘 要: 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加强农业管理十分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发展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对其格外重视。 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事实,农田施水方式必须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要积极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科学的管理,把地面灌溉而转变为更加节水的灌溉方式,同时使灌溉效率提高, 从而保证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有效减少浪费、污染现象,最终农业发展趋势也将呈可持续性。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对策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1.1 节水灌溉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规划,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为了保证节水灌溉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对其进行规划,以保证节水灌溉管理的科学性。 而目前很多节水灌溉人员在规划过程中仅依靠所测量和寻找的相关数据资料及自身的管理、设计经验来进行规划、设计,并未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工程实际需要来进行规划,这就使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缺乏实用性。 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往往比较重视施工建设过程, 过于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而忽视了其他阶段的管理工作,如对后续的节水灌溉系统的维修检查工作并不到位, 当问题出现时无法给予及时的解决,导致工程的经济收益有所降低。
1.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缺乏新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还有待推广和创新, 这主要是因为节水灌溉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复杂性, 不易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或者偏远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所接受。 同时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 先进设备大多在示范工程中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而对于普通农田灌溉工程来说,却很难达到理想生产目标。 我国农业生产所能带来的商业利润较低,这就使得水利灌溉工程所能获得的商业投资较少, 使得工程对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将引进工作受阻, 从而对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1.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工作不到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作为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表征指标,其关系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正常进行。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是该指标的重要内容, 而直
接进行流量测量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其测量技术较复杂、成本投入较多,使其测量过程难以持续进行,从而导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在 2016 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中对部分灌区进行了水位 - 流量关系的推求,我们发现通过对水位 - 流量关系曲线可以解决灌区没有量水设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直接量测流量价格贵、难以连续等问题。 而水位 - 流量关系曲线的制定仍需要不断完善,其拟合优度也需要有所提升。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工作,提升节水灌溉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① 在进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时, 工程要充分借鉴示范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成功经验, 并邀请专家来参与节水灌溉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过程,以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②
要根据农作物的特点来构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并作经验总结,以保证在后续工作出现该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开展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等的管理,并增加对信息系统的成本投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以增强该工程的综合实力,并实现我国农业发展高度的提升。
2.2 有政府权威部门来制定节水灌溉项目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环境
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区再节水灌溉项目招投标活动中推行“灌溉企业等级制度”,其虽然能够满足节水行业发展需求,但其在推行过程中涉及相关企业的利益,且未经政府权威部门发布,所以不能被广泛推行。 这就需要政府权威部门来进行节水灌溉项目标准的制定,对企业等级制度、参与项目招投标的准入制度等进行认可与发布,不断规范行业竞争,促进节水灌溉行业的健康发展。
2.3 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并不断引进新设备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 并不断引进新技术,促进工程的正常开展: ① 地下滴灌技术。 地埋式滴灌系统主要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流出, 深入到附近土壤上, 再借助毛细管作用将水分扩散至整个根层以供作物吸收。 目前,在我国新疆博乐地区、塔城地区等已推广 10 万亩棉花滴灌,广西南宁推广 3 万亩甘蔗滴灌等,经过 5 — 8 年运行之后,发现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堵塞能力,投资效益明显,且每年正以 30 万亩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如广西甘蔗亩产量已提高近一倍,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② 渠道防渗漏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混凝土铺在农田水渠上,以达到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目的。 ③ 步行式灌溉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田车辆来实现,其主要应用于干旱地区,成本投入较少,且水资源节省效果明显。 不仅如此,该工程也要重视先进设备的引入工作,有
效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
3 结束语
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更是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 对此我国对农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如今,面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将更加紧张,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必须要结合节水技术, 必须对旧的灌溉技术进行创新改革, 致力于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灌溉效率,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的高速且可持续的发展。 对此,要求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做到合理规划, 对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增大资金支持,使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并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茅和平 .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J]. 珠江水运,2019 ( 21 ): 67-68.
[2] 李玉才 .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 10 ): 109-110.
[3] 郭超 .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与实践 [J]. 低碳世界, 2019 , 9 ( 2 ):77-78.
[4] 杨晓刚 .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要点分析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 22 ): 83-84.
[5] 田雨丰 . 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对策探析 [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 , 46 ( 10 ):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