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承包项目施工过程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5期   作者:张富军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建筑业的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的价格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张富军
        622727198610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建筑业的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的价格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严格执行高质量的建设项目是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EPC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时代的企业家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为了加强实力,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上发展,成本控制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目前,建筑企业普遍采用环保企业的全球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总承包项目;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一、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概述和特点
        1 所谓的EPC总承包,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它是一种承包制的管理理念。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主要是建设方将整个工程项目发包给总承包方,由总承包方承担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图纸优化、施工物资采购、现场管理、竣工验收等全部内容。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Proc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Construction应译为“建设”,其内容包括施工、安装、试测、技术培训等。
        2 EPC承包特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总承包人自身的主导作用,避免了分层承包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环节出现的矛盾,所以可以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其次业主仅负责整体的、原则的、标准性、目标的管理和控制。
        3 采用总价合同,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给业主带来风险。这种合同方式一般不因为材料费用变化而进行调价。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业主投资项目工程主要是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其中主要的前提就是投资金额和投产回收期能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因此业主希望承包方提出的标价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种合同方式在EPC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4有的分包商具有很强的资质,这时候总承包方就可将部分的图纸设计、施工、采购等委托给他们,并且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而不是分包商和业主签订。当然也是总承包方全权负责工程的进度。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施工过程管理
        1工程进度管理
        EPC项目工程进度与传统的总承包施工进度管理存在着根本的区别,EPC总承包项目要控制施工进度,还有管理设计进度、设备材料和采购进度。
        通常在项目中标后,第一时间是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分级进度计划。首先,总的进度计划是要明确规定:施工图纸设计进度节点(包括图纸评审、报审等)、大型设备采购节点、施工里程碑节点;其次在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对年度计划进行细化,年度计划规定:设计阶段完成时间节点和相对应的设备材料采购节点的明确,其中,大型和特殊型设备材料必须提前确定和采购,重要部分施工节点,分包招标和验收节点也要提前确定;最后,月进度和周计划必须在年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确保工程节点按时间完成。施工节点和采购计划要紧密结合,如果出现施工节点的滞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在施工全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进度节点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我们要不断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进度进行协调。
        2 工程材料与设备质量的管理
        在EPC总承包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质量管理特别重要,如果质量管理与控制没有达到要求,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就会减小。

总承包方要对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业主不满意,对于自身更是得不偿失,所以总承包方要严格要求材料质量,从材料与设备质量入手,对于材料质量严格把控。当掌握整个工程建设情况时,总承包方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材料质量,其中包括生产厂家、品牌、质量检测等。为给业主更好的体验,总承包方有必要组织培养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管理知识,提高管理人员材料质量意识,这种集体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工作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握质量检测方法,从而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材料质量,避免材料的损坏情况。当材料进场后,工作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对材料验收,从而避免有质量的材料进厂,第一时间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体现质量管理办法。
        3 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从整个项目建设工作来分析,如果承办方没有在项目建设时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就会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影响施工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更有可能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更严重的是影响总承包方社会声誉。所以,EPC总承包方一定要全面的了解施工状况,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还要制定更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要求现场的施工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坚决杜绝违规作业的情况,在发现此现象的情况下,就要严惩不贷,从而形成安全意识的控制,更是提高了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使项目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有条不紊的促使项目进行。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
        1 充分体现人力成本的控制
        在整个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的成本就是主要的人力成本。由于EPC模式下的项目工程,都是规模较大,工作繁杂的,都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保证施工的进度。所以,对施工成本的直接影响就是施工人员的费率和功效。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使施工人员的功效提高,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此外,通过控制工时费率来控制施工人力成本。我们所提到的工时费率,就是累积人工费与累计工时的比例。在项目设计阶段,总承包方就要明确这一参数。因此,在整个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工时费率符合基本的设计要求。
        2 建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不仅需要责任成本制度的规定,还需要成本意识的培养。建筑工程在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中,总承包方要对整个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的划分,其中包括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材料采购等等,以确保整个项目每个环节的目标成本。并且,总承包方还要确保责任机制和监督检查,所以要对项目的参与人员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项目部按专业专人对材料市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之后要整理资料,把记录整理成文,通过部门协商,严格把关各个材料市场进价和质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低价,择优的原则,然后确定采购方案,最终降低项目施工材料采购成本。项目施工时,相关方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用最低成本完成,施工的工作效率是否按照正常工期进行等。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贯彻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参与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取得项目的最大化利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进步,提高了我国建筑项目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项目的设计方案、采购、实施等不同阶段发挥良好效果。结合我国现阶段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管理问题,建筑行业的总承包方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面对,努力克服。并且要做到分析探求问题本质,从根源上寻找解决EPC模式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为了推进其长远的发展,EPC总承包方还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明确管理责任,全面提升项目的效益,强化项目建设质量,保证项目进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武明.EPC总承包模式的工程变更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49-250+256
        [2]肖守华,詹天屺,郑大智.浅析EPC总承包模式在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J].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2012(2)
        [3]刘照普.江西丰城发电厂事故调查[J].中国经济周刊,2016(47):3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