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视频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朱安明
[导读] 微视频教学资源由于其多媒体特性,使知识更加地视觉化、直观化,具体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更能激起其学习兴趣。
        朱安明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 江西省 吉安市 343000
        摘要:微视频教学资源由于其多媒体特性,使知识更加地视觉化、直观化,具体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更能激起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微视频来为自身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供助力。本文从课前应用微视频,明确学生学习目标;课中应用微视频,增多学生自学时间;课后应用微视频,激励学生创新应用三个方面对如何利用微视频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关键词;微视频;微视频应用;教学实践
        利用微视频展开信息教学,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每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制作相关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如何将微视频运用于每个教学环节中,以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这尤其重要,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微视频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前应用微视频,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要应用微视频助力自身教学质量提升,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及课程特点等开发出相适应的的微视频教学资源。然后,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应用微视频。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而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通常并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因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高质量课堂学习的实现。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微视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从洗衣流程认识算法”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程序算法的来源上,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做好准备,带着目标进行新课知识的学习,使用了微视频作为了本课教学开始前的主要辅助资料。教师将本节中的知识点通过将洗衣流程的步骤,通过视频的方式,将其分解并展示了出来。生动的视频资料不仅没有占用学生过多课前预习时间,微视频形式的内容还助力学生实现了主动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对通过分解洗衣流程认识算法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初步认知,为教师的高质量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课中应用微视频,增多学生自学时间
        信息技术学科除了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外,还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教材改版后,学生要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必须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上实现更多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行为。

而可以给予学生多感官上的刺激的微视频,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教师教学“组建小型信息系统网络”一课时,鉴于本课知识需要学生进行亲自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并深刻记忆操作步骤,采用了微视频资料辅助作为基础、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数学生在进行网线制作、TCP/IP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连接、IP地址的设置、无线路由的设置等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忘记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时间被间接限制,影响了教师的高质量教学实现。而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示工具为学生展示的微视频则向学生展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视频是反复播放的,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视频内容进行了挂看,这样,学生在实现了第一次的小型信息系统网络组建后,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单独的小型网络组建,学生实践时间的增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课后应用微视频,激励学生创新应用
        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较为简单的信息知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创新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编程思维等良好素质,实现从本质上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应用。微视频可以为教师帮助学生实现此目标提供极大帮助。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究点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过程”一课期间,为了让学生对软件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更加熟悉,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对其他软件系统如空调处理遥控器发出的信号数据,购物网站处理我们的搜索信息过程等进行主动探究,并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自主探究成果交流。学生们对多个行业的软件进行了数据在软件中的处理过程分析。明晰了软件的主要所用是将人提供的信息经过加工和处理变成人们需要的反馈信息进行输出。学生的知识创新应用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期间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应当通过得到教师科学的指引实现。同时,教师还应顺应当下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善用微视频助力学生形成适应当下及将来信息社会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创新实践等多个学习环节应用微视频,让学生借助微视频提升自身学习质量,来实现教师通过利用微视频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安晓东.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0):163-164.
        [2]丁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微视频适时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